7月28日下午,“法润童心,智启未来”幸福街道小候鸟暑托班半程活动在秦西社区多功能厅举行。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院长钱荣贵、党总支书记许慈晖,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施玮、副书记葛明政等校院领导一行深入现场,与南通市关工委副秘书长王久捷、崇川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范锦坤、共青团崇川区委书记周静依、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周澄及幸福街道党工委书记黄飞等地方领导共同参与活动,慰问社会实践团队,并就校社地法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展开交流和调研。
活动以动漫版青少年法治知识宣传视频启幕,法治童谣《拍手歌》的童声朗诵迅速点燃现场氛围。黄飞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校地联动是关爱“小候鸟”群体的创新实践,期待与南通大学共同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特色样板。
在全场见证下,吉明明与王久捷共同为“南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揭牌,钱荣贵与黄飞为“小候鸟”法治工作站揭牌,双牌落地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新阶段。许慈晖代表学院与崇川区关工委、司法局、团区委及幸福街道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将在法治课程开发、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等领域深化长期合作。
活动中,幸福街道孙磊与凌建华为8名由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师生、律师及“五老”志愿者代表组成的法治宣传员队伍颁发聘书,施玮与周静依为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学生志愿者颁发服务证书,肯定其在基层法治宣传中的积极贡献。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袁小平现场发布“三HUI护苗”系列法治课程,涵盖“法治小讲堂”“模拟法庭”、案例教学等多元形式,引发热烈反响。
现场互动环节中,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实践团队与“小候鸟”爱心托管班学员呈现的模拟法庭《占座风波》以真实案例为原型,展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情景剧《反诈风波》通过生动演绎揭示诈骗陷阱,引得小观众们踊跃参与互动。葛明政与范锦坤代表主办方为暑托班学生赠送《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寄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成长寄语。活动最后,全体人员齐唱《成长在法治阳光下》,嘹亮的歌声为此次校地联动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结束后,吉明明还亲切慰问了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他与师生们深入交流,详细询问团队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勉励大家要“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温度,让法治教育真正扎根基层”。他强调,学院要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地方司法系统、街道的联动协作,通过“课程共建、阵地共用、成果共享”的创新模式,全力推动“小候鸟”法治教育向品牌化、常态化方向发展。同时,他要求团队注重提炼活动特色亮点,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努力将法治护苗行动打造成为校地协同育人的标杆项目,为青少年法治教育贡献更大力量。
据悉,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青春护航法援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已连续两年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服务。此次校地联动活动不仅是对前期实践成果的深化,更为后续品牌化、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校地协同推进法治教育品牌化的重要起点。未来,校地双方将持续完善合作机制,让法治护苗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依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