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绿蔓红果富乡村”实践团抵达贵州省罗甸县龙坪镇,深入火龙果种植基地开展产业调研。在合作社农户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考察“紫红龙”、“粉红龙等”优质火龙果品种的生长状况,详细了解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历程。
▲图为实践团在基地前合影
调研过程中,农户实地演示了物理防虫技术的创新应用。实践团成员观察到,基地采用环保型物理驱虫装置替代化学药剂,在有效防治果蝇等病虫害的同时,保障了火龙果的绿色无公害品质。该生态种植模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契合现代消费市场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展现了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 ▲图为农户向实践团讲解防虫装置工作原理 在近三小时的田间走访中,实践团系统记录了火龙果从育苗、栽培到采收的全流程。农户特别介绍,当地坚持遵循二十四节气规律耕作,采用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的种植方式。通过面对面交流,实践团不仅深入了解到山地农业面临的机械化推广难、水源保障不稳定等现实挑战,也深切感受到农户对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迫切需求。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农户进行种植技术交流 “这些果子都是十成熟才采摘,甜度很高。”农户托着饱满的“紫红龙”火龙果向实践团介绍。通过实地观察,成员们发现罗甸火龙果因受益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富硒土壤条件,从而果肉肉质绵密、糖分充沛、品质特色鲜明。这种对品质的坚守,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图为实践团参观火龙果种植园 离园时,农户紧握实践团队长的手感慨:“大学生走进果园,给我们带来了新思路、新视角!”当日调研不仅让实践团收集到产业一线数据,更深刻领悟到科技助农对于提升农业质效的关键作用。据悉,该团队将充分发挥机电工程专业优势,聚焦节水灌溉、智能分拣等环节,设计针对性技术方案,为当地山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贡献智慧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平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