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遗韵,塔影书香 ——此处心安是吾校

发布时间:2025-08-04 18: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石宜衡   阅读 3.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校园分享

汴梁东北隅,繁华稍褪处,一座古塔拔地擎天傲视千年,这便是举世闻名的铁塔它不仅是“汴京八景”之一,更是中国现存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琉璃砖塔,堪称北宋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铁塔始建于公元1049年,塔身十三层,层层叠涩出檐,褐色琉璃砖在日光下变幻着深浅不一的釉色,犹如大地本身升腾的坚固魂魄这也是“铁塔”名称的由来。千年时光未能侵蚀其筋骨,倒将沧桑沉淀为通体的沉着光泽。它静默地立在那里,远望如一支直指苍穹的巨大铁笔——笔锋锐利,饱蘸着古都汴梁的万般风云。这铁骨铜筋的巨人,是古城盘踞于时间洪流中的一尊石锚,系住了太多消逝的繁华与无声的咏叹。

这座铁塔,原是北宋开宝寺灵感塔之所在,故其又称“开宝寺塔”。佛光曾在此处流转照耀。而近世以来,河南大学悄然立于其侧,从此古塔的檐角便牵系起朗朗书声晨昏课铃与塔上风铃遥相呼应,一声古,一声今。铁塔的琉璃砖影,从此日日铺展于年轻学子的书页之上。最是烽火连天之际,抗日战争时期,河大师生为存续中华文脉,携典籍、负笈南迁。临行之际,众人绕塔三匝,那深沉塔影仿佛烙入心底,成了流亡路上不灭的航灯与故土的徽章——塔在处,便是精神可以栖居的故乡。待战火平熄重返故地,铁塔依然,它安然凝视着校园内重又聚拢的蓬勃生气百十年间,铁塔看过河大从“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到“省立河南大学”再到“双一流”的每一次更名,也看过少年人青丝成雪,却始终把铃声、书声、歌声收进十三层的塔心室,替这座校园保存最清晰的回声。立于铁塔之侧,常闻檐角似有风铃清越——那声音非止于耳际,更像自时间深处隐隐传来,是无数先贤于书卷间翻动纸页的沙沙回响,是往昔学子灯下苦读的低低吟哦。这铃声如丝缕不绝,悄然织就了百年学府坚韧不拔的文脉铁塔的根基深扎于中原沃土,河大的精神亦由此生发滋长。塔影所覆之地,书香氤氲不息,正是吾辈灵魂得以安顿之所

铃声一起,北宋的汴京、民国的硝烟、新时代的书页便在同一阵风里翻飞。若问何为母校,不过是在塔影下读过书的人,一生行旅,只要想起那串风铃,就能听见自己当初的心跳,于是明白:此心安处,铁塔即吾校。(河南大学 石宜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宜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