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沈娟 邹东菊 王海峰 杨影 林诗婷)近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科技小院里传来阵阵童声,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筑梦同心”社会实践队正在这里开展“情绪魔法学院”主题心理课堂。这场专为乡村儿童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卡通互动、情景游戏、心灵培育等环节,让28名留守儿童在欢乐体验中掌握情绪管理方法,为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出趣味化、场景化的实践路径。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针对乡村儿童普遍存在的情绪表达障碍,课程特别设计“情绪猜猜乐”环节。队员们将喜怒哀乐四种基础情绪编排成哑剧,当“优优”的扮演者蜷缩在角落抹眼泪时,10岁的洁宝突然小声说:“她好像我上次考试不及格的时候。”这句童言让现场瞬间安静,队员趁机开展共情教育:“就像洁宝说的,每个人都会有优优的时候,这很正常哦。”这种基于真实生活的引导,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负面情绪的接纳心态。
“现在请抽取盲盒,用天气描述你的心情!”在最受欢迎的情景体验环节,28个彩绘纸盒里装着云朵、彩虹、闪电等天气卡片。9岁的留守儿童小语抽到“乌云”卡片后,低头摩挲着衣角说:“今天像乌云天气,因为奶奶生病住院了。”队员立即蹲下身与他平视:“乌云下面可能藏着彩虹呢,要不要和姐姐说说你想为奶奶做些什么?”在安全信任的氛围中,小语逐渐打开心扉,说出想给奶奶画一幅“健康树”的心愿。
▲图为志愿者引导小朋友们描述心灵故事
据实践队指导老师介绍,团队前期调研发现,68%的乡村儿童存在情绪表达困难。为此他们创新设计“三级表达法”:先用天气比喻初步表达,再用颜色绘画深化呈现,最后通过"情绪小火车"情景剧完整演绎。这个过程中,原本沉默寡言的留守儿童们开始主动分享:“我画的紫色心情是想爸爸了”“绿色心情是和小伙伴踢足球……”一幅幅充满童真的情绪画作,贴满了活动室的“心灵树洞”展示墙。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合照
“这是我们的心灵小树,积极情绪是阳光雨露,负面情绪是需要修剪的枯枝。”在课程总结环节,队员们分发印有空白树木轮廓的画纸,指导孩子们用彩笔为心灵小树添枝加叶。11岁的小语在树冠画满音符:“我不开心的时候就吹笛子,这是我的阳光。”孩子们还集体制作“情绪锦囊”,将听《孤勇者》、找小伙伴跳绳、告诉老师烦恼等纾解方法写在便签上,约定遇到情绪问题时打开锦囊寻找帮助。
实践队队长表示,后续将根据儿童心理评估数据,通过线上情绪打卡+每月线下活动的形式持续跟踪服务。这种趣味活动+长效陪伴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正在为乡村儿童构建起覆盖认知、表达、管理的全链条支持体系,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阳光下健康生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诗婷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