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通讯员:胡俊豪)
为深入践行“化碍为爱”理念,探索关爱特殊儿童的有效途径,8月3日,“人生三部曲”实践团前往济南希望之舟特殊儿童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集参观学习与爱心护航于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特殊儿童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用青春力量为“特殊天使”撑起一片晴空。
实践团成员前期参观时,便被服务中心温馨专业的氛围感染,沉浸式感受了其专业育人环境。在负责人引导下,团队了解到中心规模宏大、分区合理,设有9间按年龄划分的集训教室、7间个训教室,及情景生活模拟室等专业场地,户外设施齐全,新风系统、空调与全方位监控构筑起安全舒适环境。中心专注服务孤独症等特殊儿童,提供社交、ABA等课程及个性化方案,教师均为特教、康复专业出身,用爱心与专业助力孩子成长。满墙锦旗、荣誉证书及多家媒体报道彰显其社会认可与影响力,令成员深受震撼,更体会到社会对特殊群体的有力支持。
后期的爱心护航课堂成为实践团践行理念的生动载体。实践团成员全程参与互动:运动训练时一对一辅助孩子跳跃行走,虽动作生涩,孩子们明亮的眼神却透着专注,在协作中悄然培养社交自信;音乐律动环节,成员们配合节奏带孩子拍手击掌,欢快氛围里孩子们的笑容格外灿烂;绘本教学中,成员们引导沉默的孩子开口说出图形名称,模糊发音里藏着突破的勇气;感统训练时,大家轻扶孩子穿越环形通道,用掌声为每一次跳跃攀爬喝彩。成员们在陪伴中深切体会到,这些互动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用陪伴搭建信任的桥梁。课程为特殊儿童打开成长窗口,也让实践团更坚定以行动传递关爱,让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被珍视,让“化碍为爱”的温暖持续涌动。多维度课程设计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社交与课堂参与能力,更让爱与陪伴的暖流悄然涌动。
“这些孩子需要被看见,更需要被懂得。”实践团成员在分享中感慨。“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触摸到特殊儿童的世界,他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尝试都在诉说着对成长的渴望。”实践团成员在活动后难掩动容,希望之舟的老师们用专业搭建起康复的阶梯,而我们在爱心课堂里真切体会到,哪怕只是一个辅助的手势、一次鼓励的掌声,都能成为孩子们突破障碍的力量。这些孩子不该被标签定义,他们需要的是社会用耐心倾听、用行动接纳。此次实践活动让“化碍为爱”从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行动,成员们表示将持续传递所见所感,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特殊儿童成长,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包容与支持中向阳而生。未来,实践团成员不仅要做‘化碍为爱’的传播者,更要做践行者,让更多人看见这些小天使的光芒,让包容与关爱真正成为他们成长的养分。
此次实践活动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的不易与意义。大家表示,将积极传播“化碍为爱”的理念,呼吁更多人关注、关爱特殊儿童,用实际行动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添砖加瓦,共同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更美好的天空。通过沉浸式参观和爱心护航课堂的实践,则让抽象的公益理念转化为具体的陪伴行动,在辅助孩子跳跃、协作音乐互动的过程中,既提升了实践团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与共情能力,更以青春力量为特殊儿童搭建起通往社交世界的桥梁。它不仅是一次单向的爱心传递,更构建了唤醒社会关注的良性循环——实践团的所见所感将转化为更广泛的公益传播,推动“化碍为爱”从理念走向共识,为特殊儿童群体争取更多元的社会支持,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连接青年力量与社会需求的纽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金昊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