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青马学子探寻武夷山 “三茶统筹” 与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5-08-03 21: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钰婷 吴清锋   阅读 4.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7 月 24 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 “青马工程” 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实践团奔赴南平市武夷山市,开展了一场主题为 “茶香漫古道・星火映初心 —— 追寻领袖足迹,体悟武夷山‘三茶统筹’与红色基因的思想伟力” 的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探寻当地 “三茶统筹” 理念与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旨在让成员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相关精神与理念。

实践团首先到达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脚下的泥土带着湿润的气息,身旁的茶树整齐排列,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耀着勃勃生机。这片 “三茶统筹” 理念的重要实践地,空气中弥漫的清新茶香仿佛在诉说着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当地茶农和技术人员的热情引导下,成员们详细了解了茶园的生态种植模式。

技术人员介绍,“茶豆套作” 就是在茶树之间种植大豆,大豆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增加土壤肥力,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同时还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农药使用,从而提升茶叶品质。实践团成员们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俯身观察茶树和大豆的生长情况。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田间观察茶树长势

离开茶园核心种植区后,实践团来到配套建设的 “三茶统筹” 展示馆。展馆以武夷山茶的历史脉络、发展成就和未来规划为主线,巧妙融合了文化科普、互动体验与成果展示等多元功能。步入馆内,成员们首先被一组动态沙盘吸引,清晰展现了武夷山茶叶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产业的演进历程;在互动体验区,通过 VR 技术,大家 “亲历” 了从茶叶采摘、萎凋、揉捻到烘焙的完整工序;成果展示区则陈列着近年来武夷山茶产业在品牌建设、科技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亮眼成绩,一张张产销数据图表、一件件创新加工设备模型,生动诠释了 “三茶统筹” 理念如何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实践队成员观看燕子窠“三茶”统筹展示馆宣传视频

技术人员还向大家介绍,展示馆不仅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更承担着培训茶农、孵化创业项目的功能,每年有上千名茶农在这里学习新技术、新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实践团成员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在各个展区驻足细看,纷纷表示深受启发。从生态茶园的科技实践到展示馆的成果呈现,真切感受到‘三茶统筹’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推动产业发展、惠及百姓生活的重要指引。

▲图为讲解员向实践队成员介绍茶叶种植条件

本次实践活动内容丰富、行程充实,让福建农林大学的实践团成员们对武夷山的 “三茶统筹” 与红色基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燕子窠生态茶园的科技赋能到 “三茶统筹” 展示馆的全景呈现,每一处都让成员们收获满满。

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走出校园,近距离接触到了武夷山的茶文化和红色基因。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践行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的嘱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将此次实践中的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行动中,让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光彩。

▲图为实践队在燕子窠生态茶园合影

通讯员:郑钰婷 吴清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清锋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3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