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调研入基层 童梦护航暖人心——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医路“童”梦小队“三下乡”之眉山行

发布时间:2025-08-03 13: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杜若涵   阅读 2.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积极响应国家“2025年—2027年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号召,深入贯彻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战略部署,医路“童”梦小队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青春梦想与身为医学生的责任担当,秉持着“服务基层·科技连心·护佑儿童·川渝同心”的信念,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儿科医学生担当。

一.响应号召担使命,西迁广场续新章

7月12日,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在西迁广场正式举行。儿科学院医路“童”梦小队11名青年学子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第一学生科魏镜郦、庄巡乾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吹响了本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冲锋号。仪式现场,魏镜郦与庄巡乾老师代表学院向实践小队郑重授予队旗。当这面承载着儿科学院对学子们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的殷切期望的旗帜庄重递向小队成员的一刻,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正式传至各小队成员的心中。青年学子们斗志昂扬,期待在实践中淬炼成长,为基层儿科医疗事业注入青春动力。

“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能以青年担当践行‘西迁精神’,传承重医儿科的优良传统,在基层一线锤炼意志品格,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魏镜郦老师满腔热忱地说。

儿科学院医路“童”梦小队指导老师赵耀表示:“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突破传统送医送药模式,创新聚焦基层医疗实际需求,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现状、探索问题。通过推荐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开展实践,既为模型的推广与优化积累经验,也有助于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创新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随后,小队成员庄严表态,将秉持脚踏实地做好实事的态度,坚守助力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的信念,立志成长为有情怀、有理想、有担当的优秀儿科人才。学子们在烈日下的铿锵誓言,展现出新时代医学生的精神风貌,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参与者。

(图1 启动仪式)

(图2 小队到达眉山)

二.基层调研探百态,模型推介拓新途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医路“童”梦小队服务基层的一大创新尝试,以新方法、新科技,寻基层所需,听基层所求。以服务基层为宗旨,调研基层儿科诊疗现状,倾听基层声音,同时积极推介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小程序,探索基层医生能力提升新路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7月14日至19日,小队聚焦基层医疗实际,以多层级调研为切入点。以洪雅县七里坪卫生院等乡镇医院作为乡镇卫生院代表;洪雅县人民医院、洪雅县中医院、洪雅县妇幼保健院作为县级医院代表、眉山市某区妇幼保健院作为市级医院代表,深入各级医院一线探索基层儿科医疗现状。

(图3、4 小队到达洪雅县妇幼保健院,眉山市某区当地社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团队成员为深入了解一线实际情况做了充分准备。成员们积极走近基层医生,认真询问他们日常诊疗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仔细倾听他们在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真实诉求。

实践过程中,小队成员积极向基层医疗工作者介绍“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小程序。这一创新工具能为基层医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实践平台,通过模拟真实儿科诊疗场景,帮助提升临床思维和诊疗技能。小队成员现场详细讲解其功能用法,演示操作流程,基层医疗工作者们积极进行体验并给出宝贵的反馈意见,大部分认为模型可以作为提升自身诊疗能力的新途径。

(图5、6 小队为医生讲解模型操作)

同时小队成员与医院管理人员展开深入探讨,详细了解到他们在提升儿科诊疗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图7 小队为七里坪镇卫生院院长讲解模型操作)

为表感谢,小队成员向部分医务工作者送上了《儿童常见病标准数据集》,期望为基层儿科医疗工作提供助力。后续,小队将带着收集到的需求与问题,进一步参与推进模型的完善和落地。

(图8、9 小队为医生们送上《儿童常见病标准数据集》)

经过多维度的调研与推介活动,医路“童”梦小队对眉山片区基层儿科诊疗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也为“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在基层的推行可行性、推广路径及改进方向探索出了新思路。医路“童”梦小队将秉承奉献初心,为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的优化提升和基层儿科诊疗能力的提高奉献青春力量,争取让更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近距离感受科技为基层儿科诊疗能力提升带来的全新可能。

三.剖析现状明方向,擘画未来谱新篇

2022 年,总书记亲临眉山市考察乡村振兴工作。2025年,团队循着总书记足迹,奔赴眉山基层。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新聚焦基层医生群体,团队力求全面调研当地儿科医疗发展现状,同时向基层医生推荐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并收集反馈意见,探路人工智能赋能基层儿科医疗的新途径。团队秉持“服务基层·科技连心·护佑儿童·川渝同心”的宗旨,希望为基层儿童医疗事业添砖加瓦,在实践活动中挥洒青春热情。

“能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感到非常幸运。活动为我们了提供知行合一的实践平台,我们会倍加珍惜这宝贵而有意义的机会,不负作为医学生的使命。”马瑜璟同学表示。

陆欣艳同学感慨到:“这次三下乡于我来说特别有意义,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解到基层医疗的实际情况。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从基层来,向基层去’这句话的意思。这些经历让我对基层医疗有了更多认识,也更坚定了我想做一名对老百姓有用的好医生的想法。”

戴晓婷同学深有感触:“这次三下乡让我对基层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走进了基层医疗工作者的日常。这次三下乡的经历让我突然懂了‘基层医生是老百姓健康守门人’这句话的分量。原来‘从基层来,向基层去’不只是方向,更是实实在在的守护。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医路“童”梦社会实践团队在实践中锤炼务实精神,牢记彰显医学生投身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担当。希望以青春之力助力基层儿科医疗事业蓬勃发展,诠释新时代医学生使命价值!

(图10、11 小队队内进行讨论)

供稿 | 医路“童”梦小队 马瑜璟 陆欣艳 戴晓婷

图片来源 | 医路“童”梦小队 王森 李嘉庆 廖晶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若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