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佛山“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建设加速提质。近日,佛山大学衡理青舟“百千万工程”实践队19名师生,在佛山市学联与南山镇团委的指导支持下,赴三水区南山镇开展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紧扣当地需求,在文旅宣传、法治普及、文化建设领域精准发力,为两大部署注入青春动能。
2 天产出19条短视频 青春视角激活“四山两江”文旅新韵
南丹山的林海秘境、九道谷的漂流欢歌,在大学生的镜头下有了新表达。实践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推动“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建设发力,聚焦南山镇生态文化核心资源,结合南丹山自然景象,以短视频为载体,在两天内高效产出19条特色内容,全网总计浏览量超4000余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达900余次,评论互动量有50余次,以青年视角推介南山文旅产业。这些作品既有森林王国的静谧幽深,也有动感漂流的山水灵动,更融入年轻化叙事风格,让“四山两江”的文旅魅力突破地域边界,不仅丰富了当地宣传形式,更彰显了新媒体赋能乡村文旅的无限可能。
图为实践队合影
“青法南粤行”进校园 模拟法庭让法治意识润童心
“反对校园霸凌,法律为你撑腰!”,三水区实验小学南山学校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正在上演。作为“青法南粤行”青年普法品牌的基层实践,衡理青舟实践队的大学生们带着小学生“沉浸式”学法,用角色扮演解锁法治教育新方式。
庭审现场,孩子们分饰审判员、书记员、原告与被告,围绕校园霸凌案例展开 “庭审”。从法庭调查到辩论环节,大学生全程引导,让孩子们在角色代入中明白“什么是违法”“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互动问答时,“遇到霸凌该找谁帮忙”等10余个问题引发30余人次热烈抢答,法治种子在欢笑声中悄然萌芽。
“这样的普法课,孩子听得进、记得牢!”家长王女士的点赞道出实效。这场活动覆盖百余名学生,让“青法南粤行”的青春普法力量真正走进乡村校园,让法治意识在互动中深植童心。
图为模拟法庭活动演员
图为实践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现场
青年村晚火了!600 +线下参与 3000+线上围观
南山镇漫星城东南亚风情街的夜晚,因青春旋律与乡村烟火的碰撞而沸腾 —— 一场公益青年村晚在此点燃。这场由19名大学生自导自演,并邀请了10所院校学子与南山镇居民共演的文化盛宴,现场吸引超600人现场参与,线上直播观看量近3000人次,点赞逾3万次。歌舞里有乡土情怀,舞台上有青春热忱,既为村民送上文化大餐,更以创意形式激活乡村文化活力,成为“四山两江”文旅建设中“文化惠民”的生动注脚。
图为“粤韵青春,相遇南山”青年村晚活动现场
图为“粤韵青春,相遇南山”村晚表演
本次实践活动,衡理青舟实践队通过文旅宣传、法治普及、文化活动等多元化举措,探索出“青年赋能乡村”的有效路径。未来,实践队将总结经验,持续深化与地方的联动,在助力“百千万工程”和“四山两江” 文旅精品区建设中,进一步发挥青年智慧和力量,推动实践成果落地见效,惠及更多乡村群众。
文稿:郑槟华 李明慧
摄影:衡理青舟实践队及村晚组织单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炤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