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火种,汇聚时代动能|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当时青春”志愿宣讲团赴6省25地宣讲“两弹一星”精神

发布时间:2025-08-01 09: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臧锴宾 高浩然 尚攸悠   阅读 1.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臧锴宾 尚攸悠)近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当时青春志愿宣讲团开展“传承精神火种,汇聚时代动能”主题宣讲活动。这支由山青学子组成的队伍,历时数月,足迹遍及山东、四川、内蒙古、黑龙江、甘肃、贵州等6个省25市,聚焦“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核,累计举办宣讲40余场,直接覆盖校园、社区、企业、景区等场所听众超5000人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热潮。

▲图为宣讲团与孩子们的合影

宣讲团在齐鲁大地深耕细作,深入济南、烟台、聊城、淄博等12个地市,他们突破传统模式,通过精心策划的历史影像展播、珍贵史料实物展示、沉浸式情景剧演绎等多元手段,生动再现了戈壁深处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筚路蓝缕的奋斗史诗。青年宣讲员以青年人的独特视角,运用鲜活案例和时代话语,深刻阐释“两弹一星”精神的当代价值。互动问答、角色扮演等环节极大激发了听众的参与热情,在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中,报国之志更加坚定。

走出山东,宣讲团将精神火种播撒向更广阔天地。在四川眉山苏南小学,“童趣化”的讲述方式让“两弹一星”的宏大叙事变得亲切可感,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爱国的种子;在贵州毕业二中、通辽蒙古族中学,宣讲团以“什么是‘大力协同’?”“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等互动问题为核心,引导各族青少年深入思考,并通过细腻感人的英雄故事,让“两弹一星”精神跨越地域与民族的界限,引发强烈心灵共振。

▲图为宣讲团成员走进不同场所进行宣讲

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宣讲的灵魂。宣讲团深情讲述了王淦昌、郭永怀等科学家舍弃海外优渥条件、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的赤子之心;生动描绘了科研人员在极端恶劣环境下,以算盘为武器、用青春热血攻克技术难关的坚韧身影;讴歌了无数建设者告别亲人、扎根边疆,以“舍小家为大家”的默默奉献托举起民族脊梁的动人篇章。这些饱含家国情怀的真实故事,不仅还原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让“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变得可触可感,使听众深刻领悟到老一辈“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境界与历史担当,在回望中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

此次“两弹一星”精神宣讲覆盖面广,反响热烈,成效显著。不同年龄、职业的听众在这场精神洗礼中深受触动:莘莘学子被先辈的“强国志向”震撼,立志“以知识为笔、奋斗为墨”,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社区居民在感悟今昔巨变中倍加珍惜幸福生活,纷纷表示要将这些动人故事传递给下一代;企业职工则从“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的精神中汲取智慧,积极应用于岗位实践,催生多项创新思路。多元群体的积极反馈,生动印证了“两弹一星”精神穿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与生命力,彰显了宣讲赋能实践、凝心聚力的显著成果。

▲图为宣讲团成员为大家讲述“两弹一星”故事

传承不息,奋斗不止。政当时青春志愿宣讲团的此次宣讲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未来,将立足新时代坐标,持续深耕红色沃土,不断创新青年化表达和朋辈对话形式,为“两弹一星”精神注入更鲜活的青春注脚。让这穿越时空的磅礴伟力,持续激励广大青年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挺膺担当,以万千青春星火汇聚成照亮未来的璀璨星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臧锴宾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53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