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风化雨润新苗——一场青春与文明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7-25 09:4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曦   阅读 1.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2025年7月的济南,烈日将千佛山西路社区的水泥墙晒得发烫。这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开展“舜风课堂 助梦成真”支教活动的第五个年头。社区活动室内,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正在悄然展开:20岁的志愿者徐子涵蹲在木桌前,用纸巾轻轻拭去小男孩乐乐手背上的颜料。孩子举着刚画好的“舜帝陶罐”,眼睛亮得像星星:“姐姐,舜爷爷小时候也玩泥巴吗?”稚嫩的提问引得满室欢笑,蝉鸣声裹着童言飘向窗外,与历山朦胧的轮廓融为一体——四千年前,青年舜在此耕田捕鱼;四千年后,一群年轻人用创意与热忱,让古老的德孝文化在街巷间焕发新生。

“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而是要让历史在当下找到呼吸的土壤。”团队负责人高曦指着墙上的舜文化研学地图介绍道。成立于2021年的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已构建起“纵向贯通全学段、横向覆盖全社区”的宣讲研学体系,覆盖34个社区、56所中小学;四年间开展150余场活动,研发“舜文化盲盒”“陶艺工坊”等12类互动教具,将“孝感动天”“象耕鸟耘”的典籍故事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体验。

在千佛山西部社区的课堂上,当PPT播放到舜帝改良制陶工艺时,7岁女孩小雨突然轻声说:“我爸爸做建筑设计时,也会画很多图纸。”这个无意识的共鸣让正在调试设备的徐子涵手指一颤。当晚的队务会上,这个细节被反复讨论:“我们搭建的不仅是文化课堂,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圣贤的智慧照进普通人的生活。”

面对我国西部地区青少年暑期文化需求与线下活动覆盖不足的矛盾,团队创新推出“云端舜风课堂”,构建“20分钟文化浸润+40分钟课业辅导”的精准服务模式,精准对接贵州省、四川省等西部地区6-12岁小学生。通过分析百余份家长问卷,团队精准定位“文化认知需求”与“学业辅导刚需”的契合点,将舜帝“象耕鸟耘”的生态智慧融入科学课作业指导,用“舜帝面对误解为何宽容”等生活化问题,引导孩子们将“仁”“和”理念转化为处世准则。

“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为保证线上效果,团队建立“备课—试讲—复盘”机制:每周三晚的集体磨课会上,志愿者们反复推敲每个互动环节;课后群里,教学日志与经验分享持续到深夜。这种严谨换来了家长96%的满意度——四川的小学生良良在反馈中写道:“老师讲的舜帝故事像动画片,还帮我解开了数学难题!”

当团队收拾教具准备撤离时,乐乐抱着那个没画完的陶罐小布包等在门口:“子涵姐姐,明年舜爷爷会变成动画片里的超人吗?”年轻的志愿者们相视一笑。他们知道,答案早已写在孩子们把小布包挂在墙上的瞬间,写在父母发现子女主动端来洗脚水的时刻,写在第35封社区感谢信的字里行间……

就像舜帝当年在历山播下的粟种,经过四千年的春风夏雨,如今已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抽穗扬花。这支平均年龄20岁的团队,用13000余小时的志愿服务证明:文化传承不是沉重的历史包袱,而是可以与青春同频共振的时代乐章。

历山的暮色渐浓,社区活动室的灯光依然温暖。那些被颜料沾染的小手、被问题点燃的眼睛、被文化浸润的心灵,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答卷。舜风课堂的故事还在继续,因为每个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等待觉醒的“小舜帝”——他们终将带着文化的基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曦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57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