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张红瑶 张婕霓 姜艳群 刘欣 张馨 李欣然 唐炜 康俊宇 范思敏 唐媛 程晓冉)礼仪下乡,新风入心。7月23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走进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松山中学,将一堂精心打造的沉浸式文明礼仪课送到孩子们身边。活动聚焦乡村生活场景,以“礼仪润心,沟通有方”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将文明种子播进孩子心田,为涵养淳厚乡风、建设和美乡村注入清新活力。
实践团充分发挥文学院专业优势,巧妙将抽象的礼仪规范转化为孩子们可感可知的日常行为指南。课堂紧密围绕乡村青少年成长实际,以提升文明素养为切入点,对得体称呼、友善交流、表情管理、清晰表达与有效倾听等核心沟通技能进行了生动示范与细致讲解。
(图为实践团成员李欣然讲解礼仪知识 姜艳群摄)
针对生活中高频出现的邻里相处、家庭互动及公共场合行为规范等情境,实践团设计了情景模拟教学环节。“请问能借支笔吗?谢谢您!”“爷爷好!”当得体的语言辅以真诚的微笑,文明礼仪的“金钥匙”瞬间开启了温暖连接的大门。抽象的礼仪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变得生动具体、易于掌握。
(图为学生们进行情景模拟教学 姜艳群摄)
“以前没觉得微笑和‘谢谢’这么重要,今天才知道,它们真是拉近人心的‘金钥匙’!”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后兴奋地分享着感悟。这种寓教于乐、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有效点燃了孩子们学习与践行文明礼仪的热情。课后,不少孩子表示,要将这把文明的“金钥匙”带回家,融入与邻里问候、分担家务、有序乘车等日常点滴。
活动尾声,“践行文明,争做模范”的集体倡议铿锵回响于校园。在实践团成员引领下,全体师生庄严宣读“争做文明中国人”倡议书,誓言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出发、于小事着力,传承中华美德,共育和谐家园。
(图为师生课后留影 姜艳群摄)
这堂别开生面的“文明小使者”实践课,通过系统引导、情景浸润与互动体验,将文明礼仪的种子精准播撒于乡村孩子的心田。这股浸润着传统智慧的“礼仪新风”,正悄然滋养三塘沃土,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亦成为湖南高校学子以文化力量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