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崔应雪 张灿 石莹)7月22日,湖北大学“异口同声·语通天下”志愿服务队采用“推普+心理”模式,在重庆市城口县葛城街道桂花井社区创新开展心理特色课程,通过“我眼中的世界”和“认识自我”两大主题课程,引导孩孩子们在语言实践中探索世界、发现自我,让自信的种子在心田悄然生长。
心灵之窗:童眼看世界
“我眼中的世界”课堂上,志愿者老师王善武以互动式教学开启孩子们思维之门。“我眼中的世界是温暖的,阳光很明亮”“我眼中的世界是吵闹的,因为我家外面在施工”“我眼中的世界是绿色的,到处是大山合树木”,孩子们用稚嫩的普通话争先恐后地描述着各自的世界图景。“正是这些不同的视角,才构成了世界的丰富多彩。”课堂通过“观察-描述-分享”的递进环节,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多元认知思维。
图为志愿者老师讲解课程“我眼中的世界”
认识自我:发现独特光芒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心理学志愿者汤友双在“认识自我”课程中,通过“三维认知法”引导孩子们从个人特质、家庭关系、社会角色三个维度认识自己。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用普通话进行个性化自我介绍:“我喜欢画画,将来想当艺术家”“我是姐姐的小帮手”,清晰的自我认知通过标准的普通话得到完美呈现。课程特别设计了“优点轰炸”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同伴的赞美中发现自身闪光点。
图为志愿者老师讲解课程“认识自我”
心灵共鸣:语言架起新桥
今天的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课程结束时,孩子们纷纷用普通话分享自己的感悟:“我知道了自己很勇敢”“我学会了用不同角度看世界”。一位家长看着这一幕,动情地说:“听到孩子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学会多少个新词都珍贵。”推普分队负责人表示,这种“语言训练+心理建设”的创新模式,既提升了普通话应用能力,更促进了心理健康发展,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言”与“心”的双重助力。
图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