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柳兴盛、李美婷、李美婷)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不同领域的实践者正以专业能力与青春热情共同书写发展新篇。7月初,长治医学院大学生记者团实践团队走进平顺县,在“创见平顺 云上沃野”短视频大赛中,记录了文旅传播者、电商新农人、基层医疗工作者等群体助力乡村发展的创新实践。
古建文化的云端使者
文旅直播领域,山西大同的白玉连老师深耕不辍。直播中的她神采奕奕,用亲切的方言回复大家的问题,用所看所听所想讲述着三晋大地上的“华彩篇章”,引得不少人停留驻足直播间。
从初涉直播的懵懂,到明确目标聚焦古建文化传播,她将镜头对准斑驳彩绘、精巧斗拱,言语中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让观众在线上感受历史的魅力,在线下触摸实物的温度,在文旅方面为家乡经济发展进行助力。直播结束后,她还会将每天直播的数据进行比对,方便第二天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直播。她说:“文旅直播的意义,就是让屏幕那头的人‘走进来’,也让家乡的资源‘走出去’”。
图为采访白玉连画面
数字赋能的农产新星
在数字赋能的赛道上,平顺职业技术学院的年轻身影穿梭山水间,用数字技术破地域传播之困境。
在培训会的现场,青年的果敢与朝气在他们的身上显的尤为真切。虽然才十八九岁,但他们已经是直播间的“老手”。牛涛毅等学子在脚本上反复打磨,在细节处体现平顺县的农特产,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还不断创新短视频展现形式,让大红袍花椒、潞党参等“宝藏”乘着“流量”飞出太行,飞向全国,以青春创意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年轻的誓言在这一刻尤为响亮: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可以也应当由我们承担,把家乡的农产品与文旅推广到全中国就是属于我的青春梦想。
图为采访牛涛毅画面
乡村健康的廿载守护者
乡村振兴的根基,是对健康的守护。在乡村医疗阵线,汾阳卫兴威医生坚守廿二载。他乐于学习,坚持内心,积极投身健康科普、家庭医生服务,借新媒体传播医疗知识,帮助村民治未病。从为老人体检到直播康复妙招,以医术与仁心筑牢乡村振兴“健康根基”。
他认为乡村医疗需与时俱进,电商和新媒体是科普的好工具。“我常在快手等平台科普,村民发现简单动作和习惯能解决一些病症,预防意识增强了,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也少了。”他开心的向团队成员们说道。在直播过程中,他介绍了农村常见病症治疗技巧和居家养生妙招。针对腰肌劳损,他强调拉伸肌肉、做好保暖很重要还可通过拳峰划手臂疏通经络等。对于日常保健,也推荐红花油消肿止痛、五指并拢揉搓疏松经络等方法,实用的知识让观众们纷纷点赞。
在得知团队成员们都是医学生后,他深切叮嘱着:要下到乡村基层,别嫌基层“土”和“苦”,这是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还要守住从医初心,不被功名利禄影响。
图为采访卫兴威画面
从古建文化的数字重生到田间地头的创意传播,从云端问诊到健康乡村建设,这些实践者以技术为笔、文化为魂、健康为基,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生动图景。实践团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记录这些创新样本,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鲜活注脚。
图为团队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柳兴盛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