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七日种希望 石门深处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5-08-28 23: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子璇 伍嘉欣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通讯员 徐子璇)7月20-2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13名队员,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石门镇中心学校,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实践队面向当地三至九年级学生共172名,精心开设英语基础课程及演讲与辩论、绘画、手工、书法等多门兴趣课程,成效显著,获得学生广泛认可。

初抵石门镇,层峦叠嶂间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实践队员们心中亦萦绕着诸多问号:课堂能否吸引孩子?精心准备的课程能否奏效?如何真正为山区学子带来新知与启迪?这份忐忑,在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中逐渐转化为动力。

英语课堂上,变化悄然发生。多名原本不敢发言的学生,开始尝试举起小手;羞涩躲避的目光,逐渐变为课堂上专注的追随。一场小型辩论会上,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表达观点。最令队员们动容的是三年级的一次英语听写。面对一群刚从二年级升上来的孩子,实践队员徐老师并未抱过高期望。然而,收卷时竟惊喜地发现五份满分答卷。“老师快看我写的!”“这样写对吗?”“我写了十遍,一定能记住!”孩子们兴奋的话语,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知识如竹笋般在石缝中顽强扎根的力量。看着孩子们字母书写从生涩到工整,从无法认读单词到能清晰读出“apple”、“red”,点滴进步都让队员们倍感欣慰。

▲图为实践队员徐老师教授单词如何发音和拼写。伍嘉欣供图

支教的最后一天,教室黑板上画着队员们手绘的晴天娃娃,旁边是用彩色粉笔写下的“一起长大吧”寄语。临别前,队员们将便利贴分发给学生,请他们写下心里话。当看到一张张夹杂着拼音的稚嫩留言——“祝老师平安到校”、“我最喜欢上英语课”、“老师明年还能来吗”、“我想考西安外国语大学”……不舍之情在队员们心中涌动。放学时,孩子们围着队员追问:“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校门口挥动的小手和一声声“老师再见”,承载着沉甸甸的期盼。

▲图为学生听写满分卷。徐子璇供图

七天的支教时光,于实践队员亦是淬炼成长的旅程。备课至深夜成为常态,甚至在停电的夜晚,队员们依然打着手电筒坚持工作。队员徐老师坦言,亲历教学让她深刻体会到教师育人的艰辛与价值,站上讲台的自信也在实践中增长。踏上返程大巴,望着窗外飞逝的山景,车厢里谈论着各班孩子的点滴,离别的怅然与满足交织。这是一场注定分离的相遇,但无论是渴望知识的孩子,还是初为人师的青年,都在汗水中拔节生长。

▲图为最后一节课师生合影。伍嘉欣供图

如同石缝中坚韧生长的竹,知识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田悄然播下。13名青年学子以热忱浇灌希望,在秦巴山脉深处,静待未来之花绚烂绽放。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在服务奉献的泥土中,让自己的青春之花同样灼灼其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伍嘉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