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材料学院:红果子镇寻味访花记,青春力量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8 23: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艺桢、王华森、高兴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8日讯(通讯员 王艺桢、王华森、高兴)近日,东北大学材料学院“赋能桑梓·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开展企业园区调研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宗旨,深入探访当地特色产业,将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既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思路,也让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

古法酿就枸杞醋,特色产业筑基石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实践团成员刚走进田园枸杞醋文化观光园,浓郁醇厚的醋香便扑面而来,瞬间唤醒了大家的味蕾。负责人带着队员们依次参观发酵车间、陈酿库房,详细讲解传统酿醋工艺:“我们坚持选用本地富硒土壤种植的优质枸杞,经过筛选、蒸煮、发酵、陈酿等18道工序,历时180天才能酿出这瓶醋。”在品鉴区,负责人为每位队员倒上了特色枸杞醋,入口是柔和的酸香,咽下去后喉咙里泛起枸杞的甘甜,完全没有工业醋的刺鼻感。库房内整齐码放的陶缸上标注着不同年份,从新醋到十年陈酿构成完整产品线,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的完美融合。

图为田园香醋厂负责人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传统酿醋流程。王华森 供图

助残包装显温情,巧手编织幸福路

总书记的诸多论述中都曾提到过“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等。带着这份思考,实践团走进万鸿工艺品的厂房,两条忙碌的生产线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在精心组装红酒礼盒、文玩收纳盒等产品,这些设计精巧的包装礼盒将发往全国各地。在与负责人交谈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该公司自2017年成立至今,带动了贫困移民妇女22人就业,招收有37名残疾人并建立起一个就业基地、三个就业机构。

正在工作的李大姐笑着对实践团成员们说:“以前在家门口找不到合适工作,现在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厂里还组织技能培训,我现在也是技术工人了!”无数的细节中体现着企业的人文关怀。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万鸿工艺品厂房。王华森 供图

嘉禾花语藏匠心,玫瑰绽放产业链

“这些玫瑰不仅能观赏,花瓣可以做酱、蒸馏取精油,花茎还能提取膳食纤维,真正实现全株利用。”在嘉禾花语玫瑰花产业园,技术员带领队员们参观深加工车间。透明的生产线上,新鲜玫瑰经过清洗、烘干、萃取等工序,变身成玫瑰酱、护手霜、精油等20余种产品。在产品展示厅内,技术员介绍,通过“种植+加工+电商”模式,玫瑰花附加值大大提升,实现了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图为技术员向实践团介绍嘉禾花语发展历程。王华森 供图

千亩花海铺锦绣,芬芳引客富乡邻

夕阳下的千亩花田宛如彩色地毯,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香。“这片花海不仅是种植基地,更是乡村旅游打卡地。”负责人指着远处的观光步道和休憩凉亭介绍,他们打造了“玫瑰花海观光+手工体验+特色餐饮”的乡村旅游模式,每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每到花期,周边农户都开起农家乐、卖起土特产,实现了创收。” 负责人的话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 “美丽经济” 的内涵。实践团成员在花田边开展小型座谈,围绕花期调控、产品创新等问题与负责人深入交流。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千亩花田前的合影。王华森 供图

从传统酿醋的技艺传承到玫瑰产业的三产融合,红果子镇用特色产业铺就了乡村振兴路。“深度保留地区特色,敞开怀抱拥抱市场需求,切实关心弱势群体”,实践团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情怀担当,我们青年学子大有可为。实践团未来将进一步把企业需求与学院专业优势对接,计划开展包装设计优化、农产品保鲜技术等专项帮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