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青春赴乡野 志愿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29 00: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雷雅棋   阅读 75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29日讯(通讯员 欧阳天田 郑琳 薛婷婷 彭至翔)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7月21日至7月27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丹心报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走进萍乡市莲花县沿背村,在广袤乡村书写青春篇章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

一、儿童防溺守护课

安全之舟,护航成长。在莲花县沿背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队员借助投影播放动画,将防溺水知识融入趣味小故事进行细致讲解,通过问答互动加深孩子们的理解。手工环节中,孩子们用彩笔绘画、折纸做手工,队员手把手指导并送上小礼物。活动以直观的方式提升儿童安全意识,现场问答互动热烈,手工创作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传递安全知识与关爱。


图为实践过程中小朋友进行手工创作

二、银龄新风关怀行

红色记忆银龄关怀移风易俗宣讲活动中,实践队员“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为切口,融入甘祖昌将军“崇尚简朴”的红色记忆,让传统美德与时代新风在趣味互动中交融。紧接着,队员与老人合唱《强军战歌》《东方红》,熟悉旋律带动现场共鸣。最后,队员示范肩颈保健操,从穴位按摩到拉伸动作逐一讲解,帮助老人掌握日常保健技巧,在红色文化浸润与健康指导中传递文明新风。

图为实践队与老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南溪河生态守护行

河畔行动,青春担当。南溪河,是甘祖昌将军家乡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的母亲河,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人文记忆。实践队队员们沿南溪河开展垃圾清理行动,队员重点清理河道内塑料包装、废纸屑等杂物,俯身搜寻草丛、石缝中的废弃物,逐一装入垃圾袋。经过半天劳动,河道沿线环境明显改善,队员用实际行动守护水源清洁,助力乡村生态建设。

图为实践队员在河边清理垃圾

四、茶园劳作助生产

盛夏时节,甘红初心茶产业园内一片繁忙,实践队协助茶农开展生产工作。在茶农的指导下,队员们迅速投入茶囊茶袋的搬运工作,肩扛手提间,汗水浸透了衣衫。走进炒茶车间,队员们跟随老师傅学习筛分茶叶,学着老师傅的动作,手持竹筛,轻轻晃动筛分茶叶,学习制茶工艺。完成生产协助后,实践队员们穿梭于茶垄之间,俯身捡拾散落的塑料薄膜、废弃包装等杂物营。此次茶园志愿服务活动让队员们在搬运茶料、学习制茶的过程中体会到茶产业发展对乡村经济的重要意义,也通过清理茶园杂物守护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助生产”与“护生态”的双向发力,为茶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青年志愿力量,让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扎根。

图为实践队员在茶园进行劳动实践

图为实践队在甘红初心茶产业园门前合影留念

五、田间农耕实践行

为助力夏季玉米采收、体验农忙时节的劳作,在沿背村的玉米地里,经验丰富的村民向实践队员传授掰玉米的要领,队员们采摘玉米的动作由生涩到娴熟,效率不断提升,一筐筐沉甸甸的玉米在田间堆积。随后,实践队员们主动承担起运输任务,肩扛玉米袋在田间往返。通过亲身劳作,队员们体会到农耕的辛苦与粮食的来之不易,深刻理解劳动价值,在汗水中践行志愿精神,深化对“粒粒皆辛苦”的认知。

图为实践队帮助村民采收玉米

六、留守儿童暖心伴

为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特别策划了"童心港湾"活动。队员提前到沿背村集市采购新鲜食材,傍晚在农家小院分工洗菜、切菜、炒菜,为孩子们准备晚餐。晚餐后,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梦想,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诗歌,队员坐在身边指导绘画技巧、示范朗读节奏等。夕阳余晖中,小院里充满欢声笑语,简单的陪伴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队员也在互动中体会到志愿服务传递真情的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在厨房准备晚餐

无论是守护儿童安全、呵护银龄健康,还是保护河流生态、助力茶园生产,亦或是参与玉米农耕、陪伴留守儿童,实践队都始终以真心赴使命、用行动践初心,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收获成长、锤炼本领。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进一步结合专业特长,聚焦乡村生态守护与民生关怀,让青春在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践中绽放别样光彩,书写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雷雅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