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周子晶 周诗雨)近日,湖北大学文学院“普润乡土·童声筑梦”在五峰牛庄乡中心学校开展了两节别开生面的推普课程。该课程以“语音辨析”和“规范网络用语”为主题,通过趣味互动和生动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普通话的魅力,传承中华语言文化。
▲图为孩子们认真听讲
在周子晶老师的“语音辨析”课堂上,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普通话发音之旅。课程通过单字练读、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精准掌握易混淆的发音技巧,如“zh/ch/sh”与“z/c/s”、“n”与“l”、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
▲图为周子晶为孩子们进行授课
课堂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孩子们分组挑战拼音拼读游戏,用指定的声母韵母组词造句。在游戏中,孩子们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课程还结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资源,为课后学习提供了丰富素材。这堂课不仅是一堂发音训练课,更是一场语言文化的启蒙之旅。
▲图为周子晶带孩子们进行发音练习
在另一堂“讲好普通话,规范网络用语”的特色课上,团队成员周诗雨以“‘yyds’是什么意思”为引子,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课堂通过生动的例子,向同学们介绍了网络用语的内涵,并引导大家思考其规范使用的重要性。
▲图为周诗雨进行授课
“网络用语猜猜乐”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同学们积极抢答,如“内卷就是大家一起使劲儿刷题”“躺平是不想动啦”,现场笑声不断。周诗雨强调,网络用语如同“夏天的冰棍”,可以偶尔尝试,但不能过度依赖,尤其要避免低俗表达。课程最后,同学们齐读“分场合、辨好坏、多请教、不沉迷”的十二字口诀,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规范网络用语的理解。
▲图为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两节推普课程虽主题不同,但目标一致——让普通话成为连接文化、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趣味教学,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语言技能,更增强了文化自信。该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创新推普形式,让规范的语言表达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为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书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