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里的碳足迹,生命摇篮的多重奏 —— 广东工业大学“碧水环行”突击队化身“生态固碳师”激活南粤水脉

发布时间:2025-07-29 00: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心灵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随着“30·60”双碳目标进入绿色倒计时,岭南大地正悄然打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态保卫战。在这场关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碳博弈中,水体与湿地犹如地球“生态肺叶”,以每秒吸纳万吨二氧化碳的速度构筑起减缓温室效应的天然屏障。广东工业大学“碧水环行”突击队正以青春之力解锁自然固碳“绿色密码”—— 7月9日至17日,他们先后在云浮市、珠海市开展“大学生在行动”活动,通过基层调研、科普宣讲、全民互动等形式,让固碳理念扎根两地,为生态保护注入青春动能。接下来,一同走近这场固碳行动,聆听其中的精彩五重奏吧。

▲图为突击队开展固碳主题活动时的合影

一重奏:基层调研,田间地头共绘绿色同心圆

7月9日至11日,“碧水环行”突击队怀揣着对水生态固碳的探索热情,深入云浮市郁南县的都城镇、南江口镇、桂圩镇,开展了一场聚焦水质固碳的问卷调查活动,旨在全方位了解当地群众对水质固碳知识的认知现状,为推进区域水生态碳汇工作筑牢群众基础。

▲图为突击队在云浮市开展问卷调查

在调查工作推进过程中,众多村民领取问卷后,主动就“碳汇”“水体固碳”等专业术语向队员咨询。队员们立足当地水生态实际,以科学严谨且通俗易懂的语言展开耐心阐释,详细说明水体在吸收储存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以及碳汇的内涵,助力村民构建起对固碳知识的初步认知框架。▲图为突击队向村民耐心解答为了确保调查能够覆盖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体,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突击队创新采用了多样化的调查形式。队员们走进村民家中,了解他们对水质固碳的看法和需求;在社区建立摆摊宣传点,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调查方式,突击队全面掌握了当地群众对水质固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后续推进区域水生态碳汇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图为突击队入户走访

二重奏:校园宣讲,三尺讲台种下生态未来树

7月12日,队员们满怀热忱地走进南江口镇中心小学,开启了一场以“小水滴,大秘密——探秘水体固碳奇境”为主题的科普宣讲之旅。宣讲现场,队员们化身知识使者,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为孩子们揭开“水体是重要固碳载体”的神秘面纱。队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道,广袤的海洋、奔腾的河流以及宁静的湖泊,就像一个个巨大的“碳仓库”,默默吸收并储存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持碳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为突击队在南江口镇中心小学普及固碳知识为了丰富科普形式,实践队队员特意为东源中学的同学们精心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实验。在实验中,队员们借助一系列面向同学们的简易水质净化实验,并结合生动的教学互动,直观地阐释了如何以水质净化为切入点,关联到水体在固碳方面的关键作用。这一过程不仅助力同学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双碳议题,还成功激发了他们对水质净化与固碳研究方向的浓厚兴趣,为整场科普宣讲会增添了满满活力。▲图为突击队在指导孩子们进行小实验▲图为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此次入校科普宣讲会不仅为南江口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也在同学们青春的心灵中埋下了一颗固碳环保的种子,更在南江口镇中心小学留下属于固碳环保科技工作者的足迹,为未来的双碳愿景带去了新的无限可能。

三重奏:湿地检测,解码自然界的绿色吸碳术

7月14日,“碧水环行”突击队满怀热忱奔赴九星湖湿地公园,开启一场聚焦固碳的生态保护之旅。湿地作为地球上关键的碳汇系统,其固碳能力对缓解气候变化意义重大。队员们迅速投入工作,运用专业设备对湿地水质展开细致监测,因为水质优劣直接影响湿地生物的生存与活性,进而关联着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效能。

▲图为突击队开展湿地水质检测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突击队积极履行科普职责,向游客耐心讲解湿地固碳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湿地如同“绿色碳库”般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作用阐释清楚。游客们听后深受启发,纷纷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生态保护、助力固碳增汇。此次行动,不仅让突击队见证了湿地固碳的显著成效,更为总结郁南生态固碳模式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四重奏:社区问卷,万家心声织就低碳经纬

7月15日至16日期间,“碧水环行”突击队的队员们走进鸿运、新香、翠微、逸仙四个社区,开展水质固碳认知情况问卷调查。此次调查聚焦于了解市民对水质与固碳关系的看法、对水质固碳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提升水质固碳效果的建议等多个维度。通过广泛收集这些一手信息,突击队为后续策划并实施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科普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图为突击队在珠海社区开展问卷调查队员们在社区中积极与居民交流,耐心讲解问卷内容。社区居民对此次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认真填写问卷,并就水质固碳问题与队员们展开热烈讨论。一位退休的老教师表示:“以前只知道保护水质很重要,没想到水质和固碳还有这么大的关系,希望你们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队员们纷纷表示,社区居民对此次活动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反馈,让他们备受鼓舞,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做好水质固碳知识普及工作的信心与决心。▲图为突击队队员为社区居民耐心讲解

五重奏:摆摊互动,游戏闯关解锁绿色新技能

7月17日,“碧水环行”突击队走进逸仙社区融德广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水质固碳为主题的线下趣味摆摊宣传活动,以创新形式传播环保知识,成功吸引众多市民踊跃参与。活动现场精心筹备、巧妙布局,设置了多个特色鲜明的互动区域,每个区域都紧密围绕水质固碳主题展开,让市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接受科普教育。

▲图为突击队在珠海商业中心普及固碳与环保知识活动现场人气高涨,市民们踊跃参与,孩子们在游戏中欢笑不断,家长们则在一旁认真倾听队员们的讲解,不时点头表示认同。许多参与者表示,这样的互动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自己对固碳和环保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后会更加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通过玩中学,强化“保护水资源即守护固碳载体”的认知。

▲图为附件居民积极向“碧水环行”突击队咨询了解

“每滴水都是固碳捕手,每片湿地都是生态银行。”突击队队长刘慧佳在实践日志中写道。九天时间里,团队累计开展基层调研12场,设计互动游戏5套,回收调查问卷842份,辐射群众超2000人次,将固碳理念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生态实践。这场青春与绿水的双向奔赴,不仅为南粤水脉注入科技活力,更在青年心中播撒下生态文明的火种——当青年智慧遇见自然之力,定能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通讯员 刘慧佳 陈心灵 罗伊敏 吴熙霖 彭若淳 胡双 刘宝祥 马元远 饶森 叶振宇 高键源 罗朗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心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