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星燧公益实践团开展暑期应急救护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8 23: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涵、刘婷、孙婷婷   阅读 4.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7月20日起,为了提高小学生暑期安全自护能力,山东科技大学星燧公益实践团走进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市民文化中心、赵家岭社区等地,为当地小学生开展暑期应急救护科普活动。团队通过情景故事、互动游戏和实操演练普及异物卡喉、中暑、心脏骤停等突发意外的应急处置方法,旨在提高儿童自救互救能力、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应急救护课堂:沉着应对,播撒安全种子

在西海岸新区市民文化中心、赵家岭社区等地,星燧公益实践团开设以“魔法王国急救冒险”为主题的宣讲活动。课堂以“魔法王国冒险”为故事主线,宣讲员化身“魔法导师”,将专业急救方法融入趣味情境,巧妙地将急救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魔法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海姆立克“魔法冲击”、烫伤“冲脱泡盖送”五字诀、扭伤RICE原则等关键技能,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课堂上,队员们播放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短视频,生动呈现“同伴烈日下突然中暑”“同学误吞糖果卡喉”等危急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意外应如何快速识别?正确的第一步救援是什么?”

针对学生们提出的“看到有人晕倒不敢上前怎么办”“如何判断身边的朋友是否处在危险情况”等困惑,队员们结合法律条文与医学知识,分享“先呼救再施救,留存现场视频作为证据”、“拨打120并同步联系老师家长”等实用方法。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共同观看应急科普视频

情景演练:童心接力,点亮生命之光

为深化学习效果,星燧公益实践团特别设计了互动性强的情景演练环。故事发生在学校上体育课期间,以身边的同学“托尼”突发心脏骤停倒地为引,队员们带领小朋友们使用训练假人“托尼”完成标准心肺复苏流程。

“怎么办?托尼晕倒了!”随着队员的呼救,现场安静下来,小朋友们注意到晕倒的“托尼”。在队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轻拍假人双肩,靠近耳旁大声呼喊:“托尼你怎么了?能听到吗?”。确认无反应后,马上大喊寻求老师的帮助,并拨打急救电话。

在进行心肺复苏模拟演练环节,考虑到小朋友年龄小、力量有限,因此队员们把重点放在“动作准确”而非“力量到位”。小朋友们两两搭档,轮流在假人“托尼”胸口找准位置,小手交叠、臂肘打直,口中齐数“01、02……30”,完成30次按压;人工呼吸阶段,小朋友们以“吹气看胸”为标准,确保气道正常开放;最后在队员们的协助下,将AED贴片贴在假人的正确位置上,完成了呼救、按压、AED贴片与放电的全过程。小朋友们在“黄金四分钟”内完成复苏任务,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图为志愿者协助小朋友进行心肺复苏模拟训练

此次“三下乡”应急救护科普活动已经走入了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四个社区,不仅手把手教会孩子们海姆立克、中暑降温、烫伤冲淋等日常急救技巧,也把“心肺复苏+AED”设为实践环节:从判断意识到30:2按压通气,再到AED贴片与放电,整套流程在情景演练中被拆解成朗朗上口的“叫-按-贴-电”四字口诀。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急救知识与安全意识一并植入童心。

图为星燧公益实践团与小朋友们合影

星燧公益实践团相信,这些掌握“救命技能”的小小火种,将把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和“黄金四分钟”理念带回家、带回校园,最终织就一张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立体防护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