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学子深入永彬竹木工艺品厂调研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9 00: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智勇   阅读 67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以竹代塑”的环保理念。7月15日,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竹基新材·智赋乡芯”实践团赴宣城市广德县四合乡永彬竹木工艺品厂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产业访谈等形式,探索传统竹编技艺的创新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深入一线:触摸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7月15日下午,实践团抵达四合乡永彬竹木工艺品厂,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大家。在广德县竹编协会会长陈永彬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竹编生产车间和产品展厅。陈会长详细介绍竹编礼品盒的环保优势:“竹制品可完全降解,以竹代塑不仅能减少白色污染,还能带动主产业链升级。”更重要的是,这也符合当地以竹代塑的政策、发展理念。通过陈会长的讲解,也很容易让大家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当前,国家已着力治理白色污染,但部分地区仍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在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实践“以竹代塑”政策上,广德为大家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不仅推动了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带来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应。

                  ▲图为陈会长为同学们介绍礼盒

资源赋能:探访“中国竹乡”的生态优势

实践团深入当地竹林基地调研,广德县丰富的竹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团队成员结合专业所学,对竹材密度、纤维特性等进行了采样分析,并记录数据用于后续研究。陈会长表示:“以竹代塑”政策为产业带来新机遇,但如何提升竹材利用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仍是关键。对此,团队提出“竹材改性技术应用”“电商平台推广”等建  议,获得企业高度认可。正是因为这里的竹资源十分丰富,这也为“以竹代塑”的推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因此,广德也被评为了“中国十大竹乡”之一。当地深谙“因地制宜”的发展智慧,将这份自然馈赠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能。

                      ▲图为广德四合乡竹林

破解难题:聚焦小微企业的现实挑战

在座谈交流中,企业反映了“用地政策限制扩大生产”“中高龄劳动力就业难”等发展痛点。陈会长提及,国家对土地资源管控比较严格,小微企业如果想扩大规模,在拿地方面是没有政策的。尽管这类企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相对有限,却能带动周边数千人就业。在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因文化水平等因素,就业渠道较窄,而永彬竹木工艺品厂吸纳了大量五六十岁的村民就业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 。

关于产业后续的发展,拓展进出口贸易成为重要方向。调研发现,竹编产品在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国际市场潜力巨大。团队协助企业整理外贸需求清单,并计划返校后联系外国语学院合作翻译产品手册。带队队长表示:“此次实践不仅是课堂的延伸,更让同学们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图为陈会长与实践队成员合照

此次三下乡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这段深入基层的经历,已成为每位参与者心中珍贵的记忆。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队员们读懂了乡村的脉搏;在与乡亲们的交流中,队员们读懂了乡村发展的脉搏;在与乡亲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了基层的温暖。

这段旅程不仅是知识与实践的碰撞,更是青春与责任的对话。未来,团队成员将带着在乡村收获的感动与思考,把这份对基层的牵挂化为前行的动力,在求学与成长的道路上继续践行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持续绽放。


撰文 | 张智勇

图片 | 朱明杰 吴周含 张智勇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张智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