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巴扎烟火,共绘团结画卷 | 长安大学 “道通边疆・籽聚同心” 暑期社会实践队探访新疆国际大巴扎

发布时间:2025-07-28 18: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乐萱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郭乐萱) 为从鲜活的现实场景中感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7月24日,长安大学“道通边疆・籽聚同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新疆国际大巴扎,在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百态中,深刻体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温度。

新疆国际大巴扎作为乌鲁木齐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新疆民俗风情的窗口,更是各民族同胞共享生活、共促发展的“同心圈”。刚走进大巴扎,实践队员就被眼前的热闹景象吸引,葡萄架下的小茶馆里,汉族游客正和维吾尔族老板用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聊家常,桌上摆着刚出炉的馕和盖碗茶;手工刺绣摊位前,哈萨克族绣娘向实践队员们耐心讲解纹样寓意,绣品上的 “牡丹缠枝纹”与“艾德莱斯绸纹样”交相辉映;特产店里,蒙古族店员熟练地用汉语、维吾尔语向实践队员介绍和田玉、葡萄干,柜台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标语格外醒目。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巴扎感受民族特色 涂尹豪摄

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的走访中,实践队员与当地各族群众愉快地交流互动。无论是和商户们聊经营里的民族特色与市场活力,还是和游客、居民闲谈生活中的日常点滴,都能从话语间感受到各民族在长期相处中形成的默契与温情。大家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分享着彼此的文化习俗,交谈中流露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真切情感。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各族群众交流互动 涂尹豪 贾则楠摄

此次大巴扎之行,队员们从市井百态的烟火气息中直观感悟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深厚情谊,也在交流互动中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理解。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青春足迹的延伸,更是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激励着长大学子在共绘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蓝图的征程中,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初心,创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乐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