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南通大学文学院“庙韵新声”团队赴常熟文庙开展实地调研,旨在深入考察其以“中为庙,西为学,东为言子祠”为特色的三轴线布局,探索其在历史保护、功能创新与文化传承方面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文庙活化利用寻找新路径。
实践队在常熟文庙棂星门前合影留念
调研伊始,团队与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地方文化研究科科员方忆涵进行了深度座谈。方忆涵详细介绍了常熟文庙的历史沿革,重点阐释了“东庙西学”独特规制对现代文化空间规划的启示,以及言子专祠在建筑风格与祭祀文化传承方面的特殊价值。座谈双方还深入交流了大成殿、崇圣殿的修复工作,其核心修缮原则在于严格依据历史资料遴选工艺与材料,旨在完整传承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实践队与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人员开展座谈交流
随后,团队沿“中—东—西”三轴线展开实地考察。考察证实,常熟文庙不仅完好保存了明清建筑精华,更传承着“南方夫子”言偃的精神遗产,东轴线碑廊也集中展示了儒家经典与地方历史的石刻瑰宝。同时,明伦堂遗址被活化利用,在举办活动时作为非遗体验区,以沉浸式体验吸引年轻一代,让古老文脉在当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团队考察常熟文庙东轴线碑廊石刻遗存
团队探访常熟文庙言子专祠
调研发现,常熟文庙在传承祭孔大典、言子祭祀等核心礼仪的同时,积极拓展功能边界,创新引入了婚姻登记处、青少年儒家文化培训班等便民服务项目,通过文化传承与公共服务有机融合的模式,有效拉近了儒家文化与市民日常生活的距离,为千年文庙注入了现代活力。
队员记录大成殿前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团队瞻仰常熟文庙孔子圣像
作为常熟崇文重礼的象征、儒家思想的现实载体与民众精神信仰的重要场所,言子专祠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常熟文庙重建工程在即,其建筑成就与精神内涵必将在新时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本次调研不仅是对常熟文庙建筑遗存的深度考察,更是对其在现代语境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路径的积极探索。下一步,“庙韵新声”团队将深化案例分析,加强理论建构,致力于为文庙的科学保护、功能拓展与文化价值彰显提供可借鉴的样本与支撑,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永葆生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褚馨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