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摊”谱写 新画卷 点亮乡村振兴路——贵州大学“银鸽”志愿者服务团推普实践队创新实践推普新形式
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彭贤丰 邓清妤)为纵深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构建 “人人能讲普通话、人人善用普通话” 的语言环境,7月23日,贵州大学“银鸽”志愿者服务团推普实践队——蒲公英·麻江支教队深入贤昌镇开展系列“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设摊推普”这一新颖的宣传形式为当地居民展示更具特色的推普情,为乡村语言推广注入更鲜活的动能。
图为实践队为当地居民讲解并发放普通话推广手册
本次推广活动突破传统宣传范式,结合更加新颖的模式——将 “摆摊” 模式融入推普工作,精心设计 “绕口令闯关”“红色经典诵读”“前后鼻音辨析”“生僻字认读” 等互动环节,以日常生活用品如洗衣粉纸巾等作为激励奖品,吸引许多当地居民前来参与活动。活动现场,实践队通过鼓舞和引导的方式,循循善诱,让居民尝试打破普通话发音瓶颈,突破方言桎梏。现场,气氛活跃,实践队员情绪高昂,居民热情参与活动,志愿者耐心聆听并细心进行指导和改正,实践队通过推普宣传手册鼓励大家将普通话带入到日常生活中,还注重 “家校联动”,以家长为重要切入点,培育孩童 “讲好普通话从娃娃抓起” 的意识,形成 “以点带面” 的推广效应。这种妙趣横生的活动形式,极大推动居民参与的热情,有效激活了乡村学习普通话的内生动力,为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提供了可复制、高效率的实践样本,切实促进了村民语言沟通能力的提升。
图为当地居民尝试绕口令游戏
图为家长和孩子一起朗诵红色文章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覆盖百余名居民和孩童,大大实现了普通话在乡村的广泛传播。
图为本次推普活动实践队队员合照
活动尾声,实践队再次向村民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深化居民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知。此次趣味推广活动不仅激发了乡村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更系统锻炼了居民讲普通话的能力,提升其语言应对能力,针对性纠正了存在的一些地方口音偏差。实践队以青春力量扎根乡村,为筑牢民族语言团结根基、增强语言文化凝聚力赋能,用实际行动书写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的青春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贤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