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26日,青和知行突击队深入广东省阳春市 ,开展了为期1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根植文化沃土,智启未来梦想”为主题,围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调研推广、青少年科普教育、乡村文化宣传等核心任务,通过精心策划的调研、授课、宣传、摄影等多维度实践,队员们深入基层,服务社区,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砥砺青春,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根雕展馆内景
溯源根雕文化,探寻传承之路
队伍在会议厅与覃秘书长交流
首日,队员们即在覃秘书长和杨会长的带领下,走进阳春市图书馆的八楼非遗馆。一件件巧夺天工、蕴含自然之美的根雕作品深深吸引了队员们。覃秘书长和杨会长亲自讲解,将作品背后的故事、技艺精髓以及阳春根雕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价值娓娓道来。
随后,在图书馆四楼会议厅,一场关于根雕传承与发展的专题讨论热烈展开。队员们围绕根雕的艺术特点、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学会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积极提出青年视角的见解和建议。
观察老师傅制作根雕
当日下午,队员们深入春江大道,走访民间根雕作坊。在这里,队员们亲眼见证了根雕艺人的匠心独运,从选材、构思到雕刻、打磨的全过程,亲身感受了根雕艺术在民间的蓬勃生命力与面临的现实困境。这为后续的深度调研奠定了坚实基础。
队伍一起走访根雕店铺
次日,调研组迅速投入系统工作。他们总结首日访谈精华,精心设计涵盖公众认知度、喜好度、传承意愿等多维度的调查问卷,并采取线上线下(线上广泛传播,线下深入社区走访派发)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数据全面、真实。最终他们结合实地走访、文献查阅与数据分析,调研组高质量撰写了详实的《阳春根雕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趣味科普润童心,文化薪火共传承
在阳春市文化站,授课组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了连续多日、精彩纷呈的科学小实验课。“筷子提米”、“反重力水”、“自制空气炮”、“探究记忆金属”、“彩虹搭桥”、“空气动力小车”、“荧光流星雨”、“变色花”、“听指挥的易拉罐”… 一个个趣味实验不仅让孩子们惊叹连连,更在动手实践中埋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课程后期融入“认识自我”、“防校园欺凌”、“爱国主题教育”等内容,体现了对青少年全面成长的关怀。授课组成员用心用情,课堂氛围活跃,深受孩子们喜爱。
授课组在组织课堂活动
立体传播展风采,根雕宣讲进万家
宣传组高效运转,及时产出多篇活动推文与视频,生动记录实践点滴,展现团队精神风貌;设计宣传文案和互动小游戏,有效提升活动知晓度和参与度;精心剪辑制作的总结视频,成为留存珍贵记忆、传播实践成果的重要载体。摄影组成员全程跟随,用镜头精准捕捉了非遗馆的震撼、会议讨论的专注、作坊走访的惊叹、授课互动的温馨、文体馆宣讲的热烈,为活动积累了丰富详实的影像。
授课组队员在备课
知行合一结硕果,青春聚力启新程
此次阳春之行,是青年学子响应号召,深入基层,将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奉献乡土,助力文化传承生动实践。活动虽已结束,但队员们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和对阳春这片热土的深情厚谊将长存心间。青和知行突击队将继续关注阳春根雕的发展,将此次实践的宝贵经验转化为持续前行的动力,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