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耕心向党,筑梦青春”实践团: 耕心筑梦赴乡野 研学实践悟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28 15: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子奇、李嘉怡、李闻闻、徐美艳、曾钰峰、邓宇、张炜、周水华、万心怡   阅读 9.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张子奇、李嘉怡、李闻闻、徐美艳、曾钰峰、邓宇、张炜、周水华)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时代浪潮下,为切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 耕心向党,筑梦青春研究生实践前往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开展“耕读知稼苦,赤心循迹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学子对青春使命的担当

访老党员忆初心 听峥嵘事悟担当

首站寻踪红色记忆实践团成员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潭头社区的路线,专程探访了曾受到总书记慰问的老党员孙观发。孙观发老人精神矍铄,热情地与实践团成员分享过往经历。他回忆起抗美援越时期的峥嵘岁月,讲述战士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守信念、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故事,让在场的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与家国情怀。谈及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家中的情景,老人难掩激动之情。他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仔细查看居所环境,亲切询问他的生活状况,那份无微不至的关切让他始终铭记于心。实践团成员也从老人的讲述中,真切体会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临别之际,孙观发老人寄语实践团成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要好好读书、爱党爱国爱人民。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牢记老人的嘱托,不负期望,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

 

图为实践团成员拜访孙观发老人  

探百年酿艺传薪 研学古法匠心得

继红色寻访之后,实践团聚焦传统文化传承进梓山镇酱油酿造厂。实践团来到梓山镇酱油酿造厂,参观学习酱油酿造工序。从大豆的筛选浸泡到曲料的培育,从发酵的温度控制到后期的压榨提纯,成员们逐一了解,感受传统酱油酿造工艺的独特魅力与严谨细节。酿造厂百年间酱油香飘不断,让成员们明白,任何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付出,未来也需以勤劳为笔,书写属于他们的奋斗篇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酱油酿造厂学习酿造工艺

 

田间躬行践初心,垄上挥汗品农情

实践的最后一站,团队回归 耕读初心,以 田间躬行践初心,垄上挥汗品农情深入乡村生产一线。实践团先走进当地蔬菜大棚,棚内绿意盎然,各类蔬菜长势喜人。成员们观察大棚的温控、灌溉系统,向农户请教种植技术,了解现代农业科技如何助力增产增收,切实感受到乡村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随后,实践团来到潭头村田间地头帮村民摘花生。成员们俯身拔起花生株,抖去泥土,将果荚收进竹筐。阳光下汗水直流,竹筐渐满时,大家脸上漾起笑意,村民的指导声与笑语交织。劳作间隙,望着带泥的花生,成员感慨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明白劳动能磨砺意志、教人珍惜,更激励着以实干创造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帮村民摘花生

 

此次潭头村之行,为 耕心向党,筑梦青春研究生实践团的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记。从与老党员的交流中,大家触摸到岁月沉淀的信念力量,更懂得了传承与坚守的分量;在百年酿艺的研学里,传统工艺的匠心传承让成员们明白,任何成就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专注与付出;而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不仅让大家亲身体验了农耕的辛劳,更在汗水中读懂了 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内涵。

一路走来,实践团的成员们将理论学习与实地体验相结合,在乡野间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这份经历不仅是对青春使命的生动践行,更激励着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更踏实的作风,在未来的道路上持续耕耘,用实干书写青春华章,让理想之花在实践的土壤中绽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潭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合影

撰文 | 张子奇、李嘉怡、李闻闻、徐美艳

图片 | 曾钰峰、邓宇、张炜、周水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万心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1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