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泰院学子暑期支教结课 多彩课程浇灌社区儿童成长之花

发布时间:2025-07-28 14: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雨佳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8日,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数学科学与应用学院“数润童心,智启未来”实践团队主办的“青仔”公益暑托班于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野徐镇康居社区正式结课。这场从7 月7日启动、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以 “寓教于乐、全面成长”为目标,旨在解决社区双职工家庭暑期儿童看护难题,同时为师范生提供基层教学实践平台。

图为公益暑假班开班仪式合照

文化浸润:笔墨与剪纸里的传统启蒙

毛笔字与阅读课将传统文化传承与阅读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堂上,支教队员从执笔姿势、运笔技巧等基础内容教起,带领孩子们在宣纸上练习汉字的横竖撇捺。在书法练习后,队员们会选取适合儿童的绘本与短篇文学作品,引导孩子们朗读并分享感受,让孩子们在笔墨书香中同时提升书写与阅读能力。不少孩子从一开始握笔不稳、不敢下笔,到结课时能写出工整的简单汉字,还能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片段。​

非遗剪纸课则让孩子们从多维度感受传统艺术。支教队员先讲解剪纸的技艺,介绍对称剪纸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书法的结构布局与剪纸的对称美感有着共通之处,这种跨艺术形式的体验,让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结课时,孩子们的书法作品与剪纸作品一同展示,形成了独特的传统艺术展示角。​

图为孩子在认真地剪纸

思维赋能:从 “被动听” 到 “主动想” 的转变

思维导图课程聚焦孩子逻辑思维与规划能力的培养。支教队员结合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从 “我的一天”“喜欢的食物” 等简单主题入手,示范如何用分支、图标等元素绘制思维导图。随着课程推进,逐渐引导孩子们用思维导图梳理学习内容,比如整理课文中的人物关系、数学公式等。通过这种可视化的工具,孩子们学会了将零散的想法系统化,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开始有意识地梳理思路。​

“做学习的主人” 主题课以互动体验为主,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主学习意识。支教队员设计了 “时间管理小游戏”“学习方法分享会” 等环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在分享中了解不同的学习技巧。孩子们逐渐明白学习不是被动完成任务,而是可以通过主动规划提高效率,课堂上主动提问、分享学习心得的孩子越来越多。​

创意绽放:手作与画笔间的想象落地

青花盘融合课为孩子们打开了传统美学的大门。支教队员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青花瓷的历史与经典纹样,让孩子们了解青花的艺术特点。随后,孩子们在特制的瓷盘形卡纸上,用蓝色颜料创作属于自己的 “青花作品”。他们有的模仿传统纹样,有的则加入自己的想象,将太阳、小动物等元素融入其中,让传统青花艺术与童趣创意碰撞出火花。​

扭扭棒、皱纹纸玫瑰等手工课程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专注力。在扭扭棒课上,孩子们用彩色扭扭棒制作各种小动物、植物造型,从简单的造型到复杂的组合,不断挑战自己的创作能力。“皱纹纸做玫瑰” 课程中,孩子们耐心地将皱纹纸裁剪、折叠、缠绕,一步步完成玫瑰的制作。而 “奇妙的大自然” 绘画活动则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在社区公园观察自然景象,然后用画笔将所见所感呈现出来,树叶的纹理、花朵的形态、昆虫的姿态都成为他们笔下的素材。这些创意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学会专注与坚持。​

图为孩子们展示他们的画作

能力拓展:表达与歌声中的自信生长

“小小演说家的成长之路” 演讲与口才课专注于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与心理素质。支教队员从基础的发声练习、站姿仪态教起,通过 “自我介绍”“故事讲述”“主题演讲” 等阶梯式训练,让孩子们逐步克服表达恐惧。课堂上还设置了互评环节,孩子们在互相点评中学会欣赏他人、完善自己。从一开始上台紧张到说不出话,到结课时能清晰、自信地完成演讲,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与自信心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这 young 唱” 音乐主题活动用歌声传递快乐与活力。支教队员选取积极向上、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教孩子们演唱。在学唱过程中,加入拍手、跺脚、简单舞蹈动作等互动形式,让音乐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在合唱中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在歌声中释放情绪,课堂上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不少性格内向的孩子,也能在音乐的带动下逐渐融入集体,跟着节奏轻声哼唱。​

认知启蒙:英语与实验里的世界初探

英语课以趣味互动为主,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接触英语。支教队员通过水果、动物等贴近生活的词汇卡片,配合图片、动作演示,帮助孩子们记忆单词。课堂上还设计了 “单词配对”“简单对话模拟” 等小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虽然只是基础的英语知识,但这种轻松的学习体验,激发了不少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有的孩子还会主动询问更多的英语表达。​

彩虹密度塔实验课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支教队员先进行实验演示,将不同浓度的有色液体依次倒入试管,当液体形成清晰的分层,呈现出类似彩虹的效果时,孩子们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随后,在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的变化。在动手操作中,他们不仅了解了密度的基本原理,更培养了观察、思考与合作的能力。很多孩子在课后还追着队员问 “还有什么有趣的实验”,科学探索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

图为学生志愿者在为孩子们授课

结课当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成了孩子们的 “成长展览馆”,书法、绘画、手工、思维导图等各类作品整齐陈列,这些作品不仅是孩子们两周学习成果的展现,更承载着他们在课程中的成长与收获。实践团队负责人表示:“暑托班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课程中得到了全面发展,支教队始终坚持以孩子需求为中心设计课程,既让社区儿童受益,也让参与支教的师范生积累了实践经验,实现了多方共赢。”


撰文|应学文

图片|王雨佳

一审|应学文

二审|刘锐涵

三审|陈新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雨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3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