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为桥筑梦乡村教育!广东二师“艺路生花”筑梦教育实践团多元课程浸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07-28 15: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沈依洁 王雅婷 茹玉婷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落实国家于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助推美育在乡村校园的落地生根。2025年7月12日至16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艺路生花”实践团以“美育润童心,红色铸乡魂”为理念,在平冈镇中心小学打造了一场融合诗、书、画、剪的美育盛宴。

诗韵传情:从文字拼接到精神共鸣

诗歌赏读与创作课程以“打通古今、连接心灵”为特色,构建文字美育体系。拼贴诗课堂上,实践团引导孩子从现代诗稿圈词重组,添画创作,童真诗句藏乡村孩子鲜活诗意。诗词歌颂课程层层递进,教习《声声慢》时,老师带孩子用手指画雨滴,让“梧桐更兼细雨”的愁绪可触可感,使古典哀愁在当下共鸣。

图为教学组队员讲授拼贴诗的蓝本《在天晴了的时候》笔墨承脉:书法里的节气与文化密码

书法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将笔墨艺术与传统文化深度绑定。理论课上,实践团成员用板书勾勒出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轨迹,当“雨”字的甲骨文图案出现在屏幕上时,孩子们惊呼“像天空落下的雨滴”。认识文房四宝环节,毛笔在宣纸上晕开的第一笔小篆线条,让孩子们触摸到千年文化的温度。

笔墨间流淌的不仅是汉字的韵律,更是孩子们对“春种秋收”自然智慧的理解。这种“书法+节气”的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实践。

图为教学组队员在教习学生书法笔握手势

巧手筑梦:剪纸与绘画中的精神成长

剪纸与绘画课程以“实践育人”为核心,让指尖技艺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剪纸课上,从“鱼”等吉祥符号的寓意讲解,到“孔融让梨”等成语故事的剪纸演绎,实践团成员注重“在‘做’中‘学’”。当对称剪法剪出的“双鱼”寓意“年年有余”的道理时,剪刀开合间传递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基因。同步开展的“汉字部件拼图赛”“故事创编九宫格”等学科游戏,让剪纸课成为综合素养课堂,而匿名书信中“想学好水彩画”的心愿与“数学题太难”的烦恼,在实践团成员的回信与剪纸太阳贴纸中,化作温暖的成长力量。

图为课堂上的剪纸实践

绘画课聚焦“英雄故事”,用画笔点亮精神灯塔。看图识英雄环节里,消防员的橙色救援服、医生的白大褂、士兵的绿军帽在孩子们笔下格外鲜亮;击鼓传画游戏中,每组轮流添画的“抗疫英雄”图,最终汇成一幅充满力量的群像。“我画的钟南山爷爷,眼镜要亮晶晶的”——一个孩子举着画笔的骄傲神情,让艺术表达与英雄精神自然相融。

图为绘画课上的优秀作品展示

此次活动通过多元化美育课程,让乡村孩子在诗歌中感悟情感,在书法中触摸传统,在剪画中实践成长。实践团以专业所长搭建起城乡美育沟通的桥梁,既为乡村教育注入艺术活力,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厚植文化自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写下生动注脚。

(供稿:沈依洁、王雅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茹玉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