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赵晓雅 喻芙容 ) 七月的蝉鸣在白家小学的绿荫间起伏,金色的阳光流淌进教室,照亮了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眼睛。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夏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与爱“童”行志愿者队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走进了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白家小学。一堂名为“Dreams”的英语课,在喻芙容老师的带领下,正悄然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理解价值、播种梦想的窗户——这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授,更是一场关于职业价值与人生理想的启蒙之旅。
课堂伊始,“职业名词小火车”鸣笛出发。喻老师鼓励孩子们大声说出自己知晓的职业名称。瞬间,教室里小手如林,“医生!”“老师!”“科学家!”“农民!”“清洁工!”……中英文词汇此起彼伏,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好奇与初步认知。轻松热烈的氛围迅速点燃了课堂,也为深入探讨“梦想职业”及其背后的意义奠定了兴趣的基石。
▲图为喻老师在倾听孩子发言
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平凡职业蕴含的伟大价值?喻老师巧妙地引入了袁隆平爷爷与杂交水稻的感人视频。看着这位朴实的“农民科学家”躬耕田野、为解决人类饥饿问题奉献一生,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视频成为生动的引子,喻老师顺势聚焦六个代表性职业:农民 (farmer)、医生 (doctor)、教师 (teacher)、科学家 (scientist)、艺术家 (artist)、清洁工 (cleaner)。教学远不止于单词发音,更核心的是揭示其驱动力的价值短语:Feed people(哺育生命)、Protect health(守护健康)、Build knowledge(启迪智慧)、Care for people(关爱他人)、Create beauty(创造美好)、Serve the community(服务社区)。喻老师引导孩子们用形象的肢体动作诠释这些价值——模仿播种、想象救治、比划传授知识……课堂瞬间化为理解与创造的舞台,抽象的职业价值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喻老师在教授职业名词和价值观短语
课程的高潮在“梦想展示”环节璀璨绽放。孩子们手握小小的便利贴,慎重地写下自己的梦想:“I want to be a teacher to build knowledge for children.”;“I want to be a doctor to protect health.”;更有孩子受到袁爷爷启发写道:“I want to be a scientist to feed people like Grandpa Yuan.”。他们勇敢地走上讲台,将承载梦想的便利贴郑重地粘贴在黑板上的“梦想树” (Dreams Trees) 上,并大声朗读自己的句子。每当一个梦想被宣告,教室里便响起整齐而温暖的掌声,这一刻,每个梦想都被看见、被尊重、被赋予了价值。
▲图为师生与梦想树的合影
课堂尾声,喻老师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孩子们进行深度思考:不同的职业如何实现相同的价值?同一职业又如何体现多元价值?孩子们结合课堂所学和袁隆平等榜样的事迹积极交流,逐渐领悟:一位用心耕耘、致力于喂养众人的农民,与一位潜心研究、同样致力于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科学家,其社会价值同样崇高;一名尽职尽责、服务社区的清洁工与一位救死扶伤、维护健康的医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社区的安宁与美好。价值不分职业标签,奉献不分岗位高低——职业平等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悄然播下。
这堂在白家小学夏日教室中进行的“Dreams”英语课,其意义远超语言学习本身。喻芙容老师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与爱“童”行志愿者队,不仅帮助孩子们掌握了用英语表达梦想职业及动因的能力,更借助袁隆平等本土榜样的力量,精心引导他们触摸到职业背后共通的社会价值与责任担当。黑板上那棵枝繁叶茂的“梦想树”,贴满了五彩斑斓的便利贴,犹如一颗颗亟待萌发的种子。它们承载着乡村儿童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凝聚着服务社会、建设家乡的朴素愿望。当孩子们学会以平等的目光和敬重之心看待每一种职业的价值,当每个孩子的梦想宣言在教室坚定回荡,一颗颗未来之星已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点亮,静待绽放,必将以各自独特的光芒,照亮乡村振兴的壮阔前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晓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