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非遗绳编,传承文化脉络——成理青年开展非遗绳编传承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7 21: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伍映芸、陈钰、何佳霖、倪琬青、肖茹月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伍映芸、陈钰)为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2025年7月27日,成都理工大学“候鸟计划”传统文化传播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成都市新津区望江社区,开启与绳编非遗的深度对话。团队以访谈交流、技艺实践为翼,探寻绳编非遗传承脉络,为非遗保护注入青春活力,书写青年助力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篇章。

当日上午,实践团队踏入望江社区活动中心,便被浓厚的非遗氛围包围。陈列架上,造型精巧的绳编作品错落摆放,或为寓意平安的中国结,或为惟妙惟肖的动植物造型,每一件都彰显着匠人的巧思。一旁,“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体验基地”“四川省传统技艺工坊”等荣誉牌匾整齐排列,无声诉说着绳编技艺传承的深厚根基,也让团队成员对这场非遗探寻之旅,满是期待与敬畏。深耕绳编技艺数十载的杨文艺老师,身着传统服饰,眉眼间透着对绳编的热爱与执着。访谈伊始,杨老师向团队成员缓缓回溯与绳编结缘的历程。从最初被绳编的奇妙技法吸引,到几十年如一日深耕钻研,他感慨道:“绳线在指尖穿梭的瞬间,连接的是生活烟火气与传统手工艺的灵魂,这份从岁月里沉淀出的温度,让我对绳编爱得深沉,一干就是大半生。” 质朴话语,满是对绳编技艺的炽热深情,也让团队成员真切触摸到非遗传承背后的坚守。

▲图为非遗绳编传承人杨文艺老师回溯绳编结缘的历程

绳编技艺,作为流淌在岁月长河里的传统智慧,以绳为媒,借编、结、绕、缠等细腻技法,将先民的生活哲思与审美意趣,凝萃于五彩绳线之间。从古时维系生活的实用绳结,到如今承载美好祈愿的装饰佳作,绳编跨越时空,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诉说着民俗文化的温度与魅力。谈及绳编的文化价值,杨老师目光坚定。他强调,绳编绝非简单的手工技艺,更是承载民族记忆与先辈智慧的文化载体。小小的绳结,藏着大大的乾坤——平安结寄寓顺遂安康,如意结象征吉祥圆满,每一款造型,都是民俗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交流中,团队成员围绕绳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态演变、传承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与突破等问题踊跃发问,杨老师结合亲身经历,一一耐心解答。从他的讲述里,团队成员清晰梳理出绳编非遗的文化脉络,也深刻意识到,传承这份技艺,就是守护传统文化的根与魂。

▲图为非遗绳编传承人杨文艺老师讲解不同的绳编技艺

杨老师现场演示平结、十字结、吉祥结等基础技法。只见五彩绳线在他手中灵动翻转、缠绕,似被赋予生命,不多时,一个个精致规整的绳结便悄然成型。团队成员围站四周,目光紧锁老师双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并不时抛出“绳结松紧如何把控”“色彩搭配有何讲究” 等问题,杨老师则放慢动作、细致拆解步骤,用通俗易懂的讲解,让绳编技艺的奥秘层层铺展。


▲图为非遗绳编传承人杨文艺老师展示吉祥结绳编技艺

实操环节,成员们纷纷上手尝试。起初,绳线在指尖不听使唤,缠绕、打结等状况频发,可没人轻言放弃。杨老师穿梭在成员间,俯身指导、亲手示范,帮大家理顺绳线、纠正手法。在老师的耐心帮扶下,成员们渐入佳境,从磕磕绊绊编织简单绳结,到能较为熟练地完成基础造型,指尖摩挲间,真切触摸到绳编技艺的独特魅力,也深深体会到非遗传承背后,匠人们付出的艰辛与执着。活动现场,成员们专注的神情、杨老师耐心的身影,与五彩绳线交织出的画面,被相机定格,成为非遗传承路上珍贵的青春注脚。

图为成员们学习吉祥结绳编技艺

此次非遗拜访实践,于团队成员而言,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洗礼。从参观荣誉陈列、聆听传承故事,到亲身实践绳编技法,每一步都在拉近与绳编非遗的距离。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绳编技艺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更在实操中,领悟到非遗传承“慢工出细活”的坚守与温度。作为新时代青年,“候鸟计划”团队深知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后续,团队将以校园宣讲为窗,把绳编非遗故事带进课堂;借线上推广为翼,用短视频、推文等形式,让更多人看见绳编之美。他们期待以青春之力,让绳编非遗“飞”入更多人视野,吸引大众了解、喜爱这门技艺,助力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延续脉络、焕发新彩,让古老绳编技艺,持续传递生活的美好与文化的厚重。

图为实践团携作品与杨文艺老师合影

这场与绳编非遗的邂逅,使成都理工大学“候鸟计划”团队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相信在青年群体的接力下,绳编技艺这一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瑰宝,将挣脱岁月的束缚,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振翅翱翔。当更多人读懂绳编里的文化密码,传统文化传承的星火,也将汇聚成炬,照亮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前行之路,让非遗之美,永远鲜活、炽热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佳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