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下的狮影——广师大“舞跃狮腾”青年大学生团队探索高埔岗猫头狮文化传承新径

发布时间:2025-07-27 19: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奕敏   阅读 2.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漫漫长路上,“舞跃狮腾”突击队始终怀揣热忱,探寻让古老文化重焕生机的路径。这一次,他们将目光聚焦于高埔岗的猫头狮,以绘画为桥梁,传递这份独特文化的魅力。

一、溯源:初遇猫头狮文化

在指导老师余畅、秦铃、李永俊的带领下,团队走进高埔岗村史馆,与猫头狮老传承人相遇。踏入馆内,仿佛踏入了猫头狮文化的时光回廊。老传承人们带着学徒筹备表演,那一个个精美的猫头狮,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表演伊始,鼓点、锣镲声交织,老传承人戴上猫头狮,灵动演绎;学徒们的表演,也展现了青春的朝气与对文化传承的热忱。除此之外,老传承人还展示了与猫头狮相关的武术,刚劲有力的动作,诉说着猫头狮文化背后的底蕴,团队成员认真观看、记录,沉浸在这独特的文化魅力中。

▲图为猫头狮传承人展示猫头狮动作 陈彤摄

二、探寻:洞悉传承脉络

表演结束后,在街道团委副书记邹鑫的牵头下,团队成员与猫头狮传承人进行了交流。在交谈中他们了解到猫头狮第一代传承人江亚月先生出生于1919年,如今高埔岗的传承人均源自万绿湖水库移民,在迁移过程中将猫头狮文化带到了高埔岗,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移民文化”。猫头狮表演曾是当地特色,但受外出工作潮影响,学习者减少,传承中断了四十年。去年,老传承人招募学徒,着手还原与制作新猫头狮。然而,猫头狮工艺复杂,传承人也难以完整复刻。交流中,他们了解了猫头狮的学习流程、学徒现状及村民对孩童学习的看法,清晰认识到猫头狮传承面临的困境,传承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图为团队成员与猫头狮传承人交流 陈彤摄

三、灵感:捕捉那灵光一现

在与老传承人和徒弟们的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猫头狮的知识和历史背景,还获得了宝贵的创作灵感。他们发现,猫头狮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或节日庆典的一部分,它更代表着一种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念。于是乎,“用绘画的方式呈现猫头狮的真实面貌”成为了他们的共同目标。他们决定采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猫头狮形象,并结合当地的茶文化和《西游记》等经典元素进行创意设计,以期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文化传播效果。

▲图为绘画组成员进行沟通 陈彤摄

四、创作:尝试与转折

为推动猫头狮文化传承,“舞跃狮腾”队员陈柳媚、陈钰娟、纪秀芬计划通过绘画进行宣传,前往高埔岗街道踩点可绘画的白墙,并获社区领导认可。他们构思将猫头狮与茶文化、《西游记》元素融合进行原创设计,以写实画法呈现色彩鲜艳的造型,搭配茶壶、茶杯凸显当地茶文化。但在方案审核时,社区领导基于整体规划考量提出了不同意见。综合时间安排与社区反馈,团队决定暂时调整此宣传方案。

▲图为团队成员踩点绘画墙面 骆小惠摄

▲图为原创设计稿图

五、调整:明信片宣传新尝试

团队迅速调整方向,决定制作明信片,并在“茶狮·Cool玩游园会”活动中,以逐一访谈的形式对89位不同年龄段的群众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孩子并不认识明信片上的猫头狮角色;在图案喜好方面,新猫头狮以65.17%的得票率占优,其中“新狮更可爱”这一观点得到了66.29%的支持;而仅有41.57%的参与者表示曾经看过猫头狮表演。这些数据背后,既反映了当前存在文化认知的缺口,也指明了传承工作的发力点。

▲图为绘画组成员、队长与明信片的合照 陈彤摄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仅仅通过调查和展示还不够。因此,他们将这些精心设计的明信片作为游园会的兑奖礼物送给孩子们。这不仅仅是一份小小的奖品,更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静态的传承与动态传承相结合,让民众们更直观地了解到猫头狮文化的趣味性、独特性以及其独特的个性魅力。

传承之路波折重重,但团队成员不会止步。他们将继续以创新方式,让更多人看见这份珍贵的文化宝藏,让高埔岗猫头狮故事,在时光里悠悠传扬。

撰稿:陈奕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奕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