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智慧润沃土:化药学子“三下乡”测土配方科技精准赋能乡村种植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26 20: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梦坤   阅读 1.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张梦坤)7月18日至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师生在宝鸡市金台区金河镇永利村,运用便携式设备开展土壤采样与检测,为当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根据数据,为种物土壤提供更好的建议。

图为调研队员们采集土壤样品

“以往乡亲们施肥,大多凭经验或者看别人怎么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测土配方’就像给土地做一次全面的科学体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多少补多少。”调研指导任丽副教授一边指导队员规范取样,一边解释道。在为期一周的集中行动中,队员们顶烈日,足迹遍布全村主要耕地类型区域,按照严格的网格化布点要求,采集了数十份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这些样本被仔细封装、记录,随后就在村子中借助现有的设备进行氮、磷、钾等核心养分指标及pH值、有机质含量等关键理化性质的精密分析。

图为调研队员们利用村中土壤养分速测仪测土配方

利用土壤养分速测仪,很快,土地数据的检测报告陆续生成。调研队成员与指导老师一起,对这些数据进行解读。“调研队发现,永利村部分地块存在有效磷含量偏低、钾元素分布不均的情况,还有部分区域土壤pH值略偏高,这会影响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调研队技术指导任丽副教授指着报告分析道,“比如这块田氮含量充足,但磷钾不足,如果继续盲目增施氮肥,不仅浪费,还可能造成作物徒长、抗性下降。”

图为调研队员与永利村支部讨论结果

获取数据只是第一步,将科学的结论转化为农民能理解、可操作的方法才是关键。调研队成员们迅速地将制作的检测报告和初步建议带回永利村。他们后续回到村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仅提供整体的土壤状况报告,更致力于结合村民实际种植的作物,提供个性化的施肥和土壤改良建议方案,涵盖肥料种类选择、配比、施用时期及方法等关键细节。同时,他们还建立长期的线上咨询渠道,持续为村民答疑解惑,向村民详细解读本村土壤的“健康状况”。

村支部董副书记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这真是实实在在的科技帮扶!大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数据,更是科学种田的理念和方法,为村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种植效益指明了精准方向,是乡村振兴急需的智力支持。”

图为调研队员得到利用数据为村民提出建议

“将课堂所学化作服务乡村的力量,看到专业知识能真切地帮助到乡亲们,优化他们的种植,减少不必要的投入,保护土壤环境,这种成就感无可比拟。”调研队员们提到。测土配方数据的送达与解读,标志着此次“三下乡”活动从技术实践向成果应用的坚实跨越。

科技入田畴,青春绘沃野。这群大学生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仪器读取大地的心跳,用专业知识解码土壤的絮语。当精准的数据化为乡亲们手中一份份“种田说明书”,当科学施肥的理念逐渐在田野生根,希望的种子已在科技与汗水浇灌的沃土中悄然萌芽。这场始于土壤检测的实践,正为乡村的丰饶未来注入更坚实的科技力量,也彰显着青春在乡村振兴宏大叙事中的动人担当——土地无言,数据为证;青春有为,未来可期!

 

撰文 | 李灿,缪燕杰

图片 | 马璐瑶

一审 | 毛鸣凤

二审 | 任丽

三审 | 王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梦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