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张梦坤、黄磊) 2025年7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 ,前往陕西省宝鸡市,聚焦宝鸡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旨在深入调研其保护、传承现状,并探索其在新时代助力乡村发展的创新路径。
调研队首站前往宝鸡民俗博物馆,通过馆藏实物、图文资料和讲解,系统考察了剪纸、社火、饮食等代表性民俗文化。
▲图为调研队成员了解宝鸡民俗文化
步入宝鸡民俗博物馆,首先映入调研队员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和栩栩如生的社火人物雕塑群。在剪纸展区,静态陈列的《百鸟朝凤》、《五谷丰登》等经典作品,虽非现场创作演示,但透过玻璃展柜,其线条的流畅、构图的精巧、寓意的吉祥,依然清晰传递着指尖艺术的魅力。鲜红的纸张上,花鸟鱼虫、祥瑞图案跃然其上,凝聚着民间艺人的匠心与智慧。 “这些剪纸不仅仅是节日的装饰,”博物馆内的 AI 讲解员向队员们介绍, “每一幅都承载着西府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朴素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是乡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符号。”调研队员李灿在展柜前驻足良久,感叹道:“从静态的作品中,队员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光的生命力,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自信与审美追求。”
▲图为调研队成员尝试制作宝鸡剪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更深入地体会剪纸艺术的精髓,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队员们拿起剪刀和红纸,亲自尝试制作简单的宝鸡剪纸纹样。折叠、描画、小心翼翼地镂空 ……看似简单的步骤,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剪刀的走向和力度的控制非常关键,”队员黄磊在尝试剪制一朵窗花时感慨,“稍有不慎线条就会断开,图案就失去了神韵。”虽然初次尝试的作品略显稚嫩,但亲手触摸纸张、感受剪刀在方寸间游走的体验,让队员们对剪纸艺人炉火纯青的技艺和这份指尖艺术的传承难度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知。红纸在手中翻飞,简单的纹样逐渐显现,队员们不仅是在复刻一个图案,更是在触碰这门古老技艺的温度,体会着“匠心”二字的分量。
▲图为调研队成员了解背社火介绍
移步至社火专题展区,调研队被一组组大型社火雕塑群像所吸引。虽然没有震耳欲聋的锣鼓现场助威,但雕塑群逼真地再现了血社火、马社火、高跷社火等不同形式的壮观场景。彩旗仿佛在无声的风中招展,人物造型夸张而充满张力,凝固的动态瞬间生动诠释了被誉为 “东方狂欢节”的磅礴气势。通过详实的图文介绍和讲解员的深度解读,队员们了解到,社火巡游绝非简单的娱乐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它是乡村社区强大的凝聚力与集体协作精神的年度检阅。讲解员介绍:“社火排练与演出需要整个村落的男女老少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锣鼓一响,全村上场’,演的是热闹喜庆,聚的是人心民意,展现的是乡村自治共治的强大内生动力。这种在共同文化活动中形成的集体认同感和协作能力,正是乡村治理和振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图为调研队前往西府老街开展调研。
调研活动不仅局限于博物馆内的静态观摩。队员们深入西府老街进行调研,亲身感受民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浸润,调研队成员尝试地道的岐山臊子面。酸辣鲜香、面条筋道的臊子面,从《诗经》 “秦炊”古风延续至今的舌尖美味,瞬间激活了队员们的味蕾,也勾起了浓浓的乡土记忆。“这味道太独特了,承载着鲜明的地域文化密码。”队员张梦坤品尝后说道。
宝鸡作为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发祥地,拥有西府社火、凤翔泥塑、陇州皮影、凤翔木版年画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 余项,被誉为 “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在博物馆内,凤翔木版年画历经六百余年朱砂拓印的坚守、独特的 “ 西府方言岛 ” 现象以及丰富的民间戏曲资料,都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宝鸡作为黄河流域农耕文明 “ 活态博物馆 ” 的厚重底蕴。
面对这些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密码的瑰宝,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有效保护、活态传承并创新发展,成为萦绕在队员们心头的课题。队员们意识到,青年一代肩负着守护文化根脉、激活文化潜能的责任。 “ 科技不仅服务于农 业,也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赋能, ”调研队成员高镝表示,“例如,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非遗档案库,运用新媒体进行创新传播,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开发文创产品,都是可以探索的方向,让古老的智慧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持续发光发热。”
▲图为调研队抵达宝鸡民俗博物馆
青年学子们通过系统考察宝鸡静态呈现的民俗瑰宝与活态传承的乡村实践,深刻体悟到: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和文化基石。它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地域认同,更蕴藏着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和创新潜能。队员们表示,将把调研中获得的真知灼见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积极思考如何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凝聚千年智慧的民俗力量,真正转化为驱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生动力,在新时代的田野上书写科技兴农、文化兴村的青春答卷。
撰文 | 高镝
图片 | 马璐瑶
一审 | 毛鸣凤
二审 | 任丽
三审 | 王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梦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