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职业学院“戍边卫国担使命,兴边富民促团结”实践团深入那坡县者兰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红色教育、民族体育、数字技能培训等多元形式,助力边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边疆、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
红色铸魂:戍边精神薪火相传
师生团队首站抵达那坡县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聆听戍边老兵讲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勇事迹。通过“边关英烈铸忠魂”主题实践,师生深刻感悟“缺氧不缺精神”的戍边品格。次日,团队前往天池国防民兵哨所,与边防战士座谈交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实践紧密结合,筑牢边疆安全的思想防线。
体教融合:民族运动会绽放团结之花
7月10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体育运动会在者兰村火热开展。活动设置“三人板鞋”“背篓投绣球”“旱地龙舟”等特色项目,村民与师生同场竞技,欢声笑语不断。壮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的融合,不仅增强了村民体质,更深化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参与者凭积分兑换牙膏、洗洁精等实用奖品,现场氛围热烈融洽。
数字赋能:编程点亮童心,科技助力兴边富民
活动期间,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边民开设“短视频制作与运营”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计算机专业学生还为村内儿童设计“边防巡逻机器人”编程课程,通过趣味实践激发孩子们对科技与国防的兴趣,播撒“数字戍边”的种子。
农耕实践:扎根乡土砺青春
师生深入者兰村养鸡场和农田,体验农耕劳作,开展“农田里的思政课”。通过亲手参与生产,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艰辛与意义,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三农”的信念。
本次实践是百色职业学院深化校地合作、服务边疆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红色教育、民族团结、科技赋能的多维实践,师生与村民共同绘就了一幅“党团同心、军民融合、兴边富民”的生动画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边疆长治久安贡献了青春力量。
学院将持续依托专业特色,建立边疆帮扶长效机制,通过定期技能培训、文化活动和教育支持,助力那坡县实现“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的良性循环,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边境常开长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秋萍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