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徐伟、李琴、王泽宇、颜美玲、景怡瑄、纪兴永)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春长征”专项活动,响应 “中国茅台・国之栋梁” 希望学子公益行项目 “以实践服务社会,以公益培育新人”的要求,7月12日-7月21日,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医心相伴,情暖老小”实践队员开展了一系列融合红色研学与健康服务的实践活动。团队以“医心传承红色魂,青春建功新时代”为核心,将临床医学专业特色与长征精神传承相结合,在服务“一老一小”中践行医者使命,让青春力量在红色沃土上绽放光彩。
一、红色铸魂:踏遍烽烟遗址,筑牢初心根基
追寻革命足迹,方能读懂初心重量。实践队循着长征精神的脉络,在红色地标中感悟信仰的力量,让“坚定信念、坚持真理” 的精神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一)光影溯烽烟,数字藏丹心
在贵阳市南明区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队员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长征之旅”。AR 投影中,红军战士的呐喊振聋发聩;“血战湘江” 的光影交织里,冲锋身影在炮火中铸就不朽传奇。当红色丝带如火焰般涌动,巨大红布从头顶铺展,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长征精神不是历史课本上的文字,而是融入血脉的力量。
(二)旧址寻初心,遗迹照千秋
队员们来到遵义会议会址里,古朴小楼里的旧桌椅与泛黄文件还原了1935年的那一次“伟大转折”。在讲解员引领下,实践队员逐屋探寻历史痕迹:墙上的作战地图标注着红军转战的路线,桌上的煤油灯仍似散发着希望的星火,墙角的马灯见证着深夜的争论与抉择;“红军卫生员”展区的旧药箱与简陋器械尤其令人动容——生锈的剪刀、磨损的药罐,诉说着革命年代医者“缺医少药仍救死扶伤”的担当,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与“医者仁心”誓言在烽火岁月中的重量。
(三)英烈照初心,精神永传承
在安顺市王若飞故居,清代早期的南方四合院里,青瓦灰墙与木刻门窗透着岁月厚重。门楼 “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的题字格外醒目,这是王若飞牺牲前的嘱托,更是其革命信仰的凝练。故居内泛黄的照片、磨损的手稿,串联起他赴法勤工俭学、创建党组织、狱中坚守等奋斗历程,“为千万人解放而活” 的誓言,让革命先辈“坚定信念、无私奉献” 的精神变得可感可触。
走进织金 11 烈士纪念场所,先烈们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事迹震撼人心。简陋的斗争遗物、泛黄的历史照片,诉说着他们在艰难岁月中坚守信仰、宁死不屈的壮举。队员们驻足凝视,深切感悟到革命先辈用生命铸就的忠诚与担当,更明白 “初心” 二字在烽火岁月中的千钧重量。
(四)渡口忆峥嵘,赤水运匠心
在茅台镇,红军桥的石板印刻着四渡赤水的智慧,渡口旁的波涛仿佛仍在诉说军民鱼水情。四渡赤水纪念塔下,队员们聆听茅台酒为红军疗伤的故事,明白了红色基因与企业担当相融的深刻内涵。走进中国酒文化城,满墙的老酒瓶承载着时代记忆;茅台 1915 广场上,“怒掷酒瓶震国威”的雕塑诉说着民族自信的觉醒。从远古酒礼到现代传承,队员们在酒香中读懂茅台“酿造高品质生活”的匠心与公益传承。
(五)访谈见赤诚,初心照前路
为了近距离感受革命精神在当代的延续,实践队专程来到遵义市老城街道纪念馆社区,采访了社区老党员阮明星阿姨与四代从军的郭云山叔叔,在促膝长谈中触摸初心温度。
阮明星阿姨抚着党徽说:“入党是我毕生的追求,党员就要带头干,党叫干啥就干啥,这是本分。”
郭云山叔叔家中四代军人合影熠熠生辉,他指着爷爷的军装照感慨:“从军缘自祖辈,‘军人就是守国门’的信念,让我毕业后毅然穿上军装。”两位长辈的讲述如重锤敲心,让队员们感概“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使命担当。
二、医心为民:情系一老一小,践行使命担当
立足专业所长,回应群众所需。实践队以“一老一小” 为志愿服务核心,将健康关怀送入社区、校园,用专业知识与服务之心诠释 “国之栋梁”的责任担当,践行“三下乡”实践活动服务社会治理的实践要求。
(一)桑榆承暖意,银发沐安康
在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华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队员们化身健康卫士,为老人筑起健康防线。健康体检组入户开展“一站式” 检查,对照档案核实用药与症状;血压测量组细致记录数据,标注健康注意事项;心电与B超检查组耐心协助,用家常话缓解老人焦虑。84 岁的陈奶奶收到队员送出的“夏季健康包”时笑着说:“这东西太实用了!”
入户体检结束后,队员们与社区医生深入交流,了解基层医疗服务的痛点与需求。医生们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叮嘱:“做医生既要懂医术,更要懂人心,基层需要能沉下去的年轻人。”这番话让队员们对 “医者责任”有了更真切的体悟。
老城街道纪念馆社区的清晨,队员们带着食用油、大米与健康包走访慰问15户贫困户居民。针对老年人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实践队员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指南:“少盐多菜,慢走常歇”“血压高了别慌张,按时吃药勤测量”。同步开展的“情暖老小拍照点”前,队员们为老人整理党徽、引导孩童微笑,装裱好的相框里,定格着最朴素的幸福。
(二)童心映春晖,幼苗滋护泽
走进遵义市播州区汇龙(心语)幼儿园,队员们用趣味互动播撒健康种子。预防野生菌中毒科普课上,“鲜艳蘑菇不能摘”的口诀伴随儿歌深入人心;气球爆炸与蜡烛燃烧实验中,孩子们在惊叹中触摸科学原理;“剪刀石头布”手势舞里,童真与欢乐在舞姿中流淌。
夏季防溺水教育环节,队员们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呼救与自救技巧,强调“不盲目下水”的准则;七步洗手法教学中,“内外夹弓大立腕”的口诀让孩子们在实操中掌握健康技能。最后定格的照片里,每张笑脸都是“医心护苗”最好的见证。
三、薪火相传:凝聚实践感悟,续写时代华章
从红色研学中的精神淬炼,到健康服务中的实践磨砺,实践队员在这次“三下乡”行走的课堂中完成了从“医学生”到“准医者” 的思想蜕变,更深刻理解了“新时代长征路”的精神内涵。
队员们表示:“阮阿姨的‘党员本分’与郭叔叔的‘军人守国门’,让我们读懂了跨越时代的初心。”作为医学生,大家愈发坚定:要将长征精神融入临床学习,把“服务人民”的初心注入救死扶伤的每一个瞬间,让“不畏艰险”的火种照亮从医之路。
此次实践活动是“红色教育 + 医疗服务”模式的生动探索,既深化了实践队员对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的理解,又为“一老一小”送去了实在关怀。未来,“医心相伴,情暖老小”实践队的茅台学子们将继续带着这份感悟,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行,让青春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实践中绽放更亮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