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边疆红——新疆工程学院学子的青春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4 13: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子亮   阅读 1.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王子亮 冯家乐 娜迪热·吐腊维敦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学子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2025年7月,新疆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石榴籽塔城行-民族团结实践团”赴塔城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刻感悟边疆发展成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爱国精神

(一)沙勒克江老人的国旗情怀

在塔城市,由新疆工程学院和长安大学组成的实践团拜访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沙勒克江老人。2009年以来,沙勒克江老人和他的妻子坚持在自家庭院举行升旗仪式1171次,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爱国情怀。同学们参与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在国歌声中,每个人的眼眶都湿润了。老人收藏室里,一件件珍贵的纪念品、一张张泛黄的奖状,诉说着沙勒克江老人一家在各行各业作出的贡献。在座谈会上,老人动情地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我的父母就开始为抗战捐款捐物,现在我教育我的子女也要好好工作,报效祖国。”

(二)边境线上的忠诚卫士

在中哈边境上的月亮湾警务站,实践团的同学们聆听了民警们“一家不圆万家圆”的感人故事。警务站第一书记王伟涛和站长佘盛炜介绍,在极端天气下,民警们和护边员们仍坚持在边境线巡逻为过往车辆提供服务。“我们的脚下是祖国,身后是人民”的铮铮誓言,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国土卫士”四个字的千钧重量。

二、聚焦社会发展,感悟时代脉搏

(一)传统产业的新生之路

金鸵园的参观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这个集鸵鸟养殖、产品加工、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企业,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经营。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开发了多种鸵鸟深加工产品,目前在大力开拓电商渠道并继续探索鸵鸟油的深加工与利用。”

(二)社区治理的暖心实践

幸福家园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里,集党建、日常事务、医疗、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模式让同学们赞叹不已。在巴音西尔格社区,队员们向社区居民讲述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蒋文英老人用亲身经历讲述民族团结故事。说起为什么退休后还要开始义务宣讲,她是这样说的:“党和政府给我们老年人提供了这么好的场所和音响设备,我们只用来唱唱跳跳就太浪费了。所以我带着老伙伴们编快板书,就从歌颂社区开始。”老人朴实的话语引起阵阵掌声,在蒋文英老人的带领下,社区组成了各个民族的政策宣传队伍。

三、体验多元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塔城的手风琴博物馆,同学们不仅欣赏了来自各个国家的300余架手风琴,还现场聆听了手风琴演奏。红楼博物馆里,一张张老照片展现了塔城多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奋斗历程。江格尔宫的非遗传承,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道尔本厄鲁特森木古城遗址,讲解员向队员们详细讲述了遗址的历史脉络,让同学们对“让文物活起来”有了更深理解。“原来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大一学生艾力西尔·夏克尔感慨道。

四、青春誓言:扎根边疆建功立业

实践的最后一天,全体队员庄严签署了《志愿留疆承诺书》。队员们表示将牢记习总书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的嘱托,像胡杨一样扎根边疆,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这份承诺书,不仅是对个人未来的规划,更是新时代青年对祖国边疆的深情告白。

结语

几天的社会实践虽然短暂,但留给同学们的思考和感动将长久留存。从历史遗址到现代社区,从边境哨所到现代企业,新时代新疆的发展图景在同学们心中愈发清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疆工程学院的学子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边疆常开长盛,让青春梦想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撰文 | 王子亮 冯家乐

图片 | 娜迪热·吐腊维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子亮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