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徐桐、周浅、汪培润)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号召,近日“红日初升”社会实践队前往具有600余年历史的椿树村,开展古建筑保护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实地测绘、村民访谈与保护实践,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民居的可持续保护路径。
▲图为调研队员合影。通讯员 徐桐 摄
椿树村因村口三棵千年古椿树得名,现存明清时期传统民居40余栋,其中“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群保存尤为完整。村内现存青石板巷道、门梁石雕刻、彩画等历史元素,其中门楼石雕文字记录了传统道德观念。
调研过程中,团队既看到了古建的独特价值,也发现了保护的迫切性。部分古建筑因常年无人居住,出现了墙体开裂、木构件霉变等问题;3处古民居为改善采光,被村民自行拆除了部分雕花窗棂;而掌握传统修缮技艺的工匠已不足5人,技艺传承面临断档。调研发现,尽管椿树村于2018年被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但保护工作仍面临挑战。部分老宅因年久失修出现墙体倾斜,年轻人外迁导致“空心化”严重,而现代建筑材料的不当使用也破坏了整体风貌。
▲图为椿树村建筑留影。通讯员 徐桐 摄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屋檐檐上,光影交错间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议事声。正如调研团队在报告中所写:“保护古建,不是冻结时间,而是让椿树村的故事能继续在这些老房子里生长,让每一块砖瓦都记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
(撰稿:周浅、徐桐、汪培润 图片:徐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