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医科大学“防患未然,护航健康”志愿服务队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化念镇,开展以健康知识普及、急救技能培训和留守儿童关爱为核心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秉持“预防为先,守护健康”的理念,结合医学专业特色,为当地群众送去实用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图为三下乡团队集体合照
急救技能培训:筑牢“防患未然”的生命防线
志愿服务队将急救技能培训作为核心任务,在化念镇开展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专项教学。活动中,队员们通过原理讲解、现场演示、模型操作,系统传授急救知识,重点强调“黄金救援时间”的重要性,将专业操作规范转化为易懂易记的步骤要点,帮助参与者快速理解和掌握。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操环节是掌握技能的关键。实操环节,服务队带来的急救模型成为学习焦点,队员们分组进行一对一指导,从按压深度、频率到手势角度,逐一纠正细节动作,确保学习者能够准确掌握核心技能。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学习特点,培训设置了差异化指导内容,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强化应用能力,助力构建基层“自救互救”的生命防护网。
▲图为成员为小朋友讲解急救知识
肿瘤防控宣传:传递“护航健康”的生活理念
围绕肿瘤防控主题,服务队携带云南省肿瘤医院编制的专业宣传资料,深入化念镇各街道开展健康宣教。为让知识更贴合当地实际,队员们提前梳理与当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提示,以集中宣讲、走访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常见癌症的预防知识、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及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大家树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健康观念,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对肿瘤防控的认知度,为基层健康管理注入了积极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向当地居民讲解肿瘤防控
校地联动关爱:为留守儿童撑起温暖保护伞
服务队联合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关团队,在化念镇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主题关爱活动。通过组织橡皮泥手工创作等互动项目,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创造的乐趣,同时融入基础健康知识的传递,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了解健康常识。活动中,队员们全程陪伴,与孩子们共同完成作品,营造了温暖和谐的互动氛围,给予孩子们情感上的关怀与陪伴。
针对当地留守儿童较多的情况,服务队与化念镇邮政储蓄银行合作开展“书信传情”活动,协助孩子们给远方的父母书写信件,表达思念与日常点滴。邮政储蓄银行为信件提供免费寄送服务,确保这些承载着亲情的信件及时送达,搭建起连接孩子与父母的情感桥梁。
▲图为小朋友们捏橡皮泥
▲图为留守儿童写信邮寄
实践赋能成长:志愿服务彰显青春担当
在化念镇的时光,实践团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知识守护健康,用陪伴温暖童心。从心肺复苏课堂的专注,到肿瘤防控宣传的坚守;从橡皮泥工坊的欢笑,到书信传情的感动,每一段经历都成为青春最珍贵的注脚。
这场三下乡实践,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化念镇激起了层层涟漪。而对于昆明医科大学的队员们来说,这段经历更像一粒种子,让他们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始终记得:所谓医者仁心,不仅是救死扶伤的技能,更是扎根大地的情怀;所谓青春担当,不仅是象牙塔里的钻研,更是走向基层的脚步。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深刻体会到基层对专业服务的迫切需求,未来,他们会带着热忱担当,奔赴更多地方,让“医路行思”的故事,在青春里续写,让健康与爱的种子,在更多土地发芽开花,照亮更多人的路 。
撰文 | 李晗蕊
图片 | 刘鹏程 刘松 杨舒然 韦启圣
审核 | 徐本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晗蕊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