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杨柳然)2025年7月18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颐养天年·冀——有志青年队"赴昌黎县姚家庄村开展养老现状调研,通过走访村民家庭、考察先兴养老院、与村干部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乡村养老模式与发展需求。
图为队员们在先兴养老院前的合照
村庄概况:基础设施完善 老年生活丰富
调研团队首先与村委刘书记座谈。刘书记向成员们介绍了村庄概况,该村暖气、空调等基础设施已实现全覆盖。随后,队员们在刘书记带领下走访村落。走访途中,队员们看到数十位老人围坐在核桃树下打牌聊天,展现出乡村老年生活的活力。
图为刘书记与队员们交流
家庭养老:代际互助的温情坚守
队员们首先来到84岁的马爷爷家中,老两口表示选择居家养老是为减轻子女负担。"儿女经济压力大,目前两人身体硬朗还能帮忙带孙子。"村书记补充道,村民月收入普遍在1000元左右,而孙辈教育支出高达每月6000元,经济压力使得代际互助成为主要养老方式。
之后队员们又来到王爷爷家里,王爷爷则通过打理菜园实现自给自足。院内分区种植的应季蔬菜,既满足自家需求,富余部分还能售卖补贴家用,体现了乡村老人积极的生活态度。
图为队员们去探访老人
机构养老:专业服务与运营困境并存
下午四点,队员们来到窗明几净的先兴养老院,适逢老人们午休结束,队员们在杨院长的带领下探访养老院。先兴养老院作为民营非营利机构,提供多元的分级服务。队员们观察到每间房间配备呼叫铃、独立卫浴,每张床铺也是按老年人习惯定制。护工每日为失能老人喂饭、协助活动。小院种植区让老人亲近自然。
队员们在与86岁脑梗老人交流得知,护工每天会喂饭,抱其到轮椅上休息。杨院长有时候会亲自去买药,待所有老人就像自己的亲人。
图为队员们问候养老院老人
杨院长介绍,养老院虽实现"医养结合",但面临资金压力:"主要靠入住费维持运营,期待更多政策支持。"目前52张床位已入住32位老人,配备12名工作人员。
乡村振兴:养老保障的实践与挑战
村委书记李虎曾主导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他透露,全村60岁以上老人约200人,80岁以上老人大概30人。谈及发展,李书记强调需"一村一策"推动观念转变,核心在于“村民先富,个体先富”,这样才有利于全村居民生活改善。李书记也指出目前产业培育面临手续繁琐等困难,为了推动乡村振兴与养老服务仍需要做出努力。
图为李书记与队员们交流
此次调研为青年学子提供了观察乡村养老的窗口。团队将结合调研数据,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言献策。青年大学生用脚步丈量乡村养老现状,用年轻的目光聚焦银发群体,看到的不仅是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更是代际传承的责任担当。这次实践将化作推动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青春力量,见证新时代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柳然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