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寻智造 匠心绘新图——河海大学暑期实践团走访上海建工集团南京公司,探寻智能建造发展新方向

发布时间:2025-07-21 11: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军戈   阅读 9.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陈军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号召,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行业实践相结合,2025 年 6 月 26 日,河海大学赴南京镇江智能建造企业参观与调研团走进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南京公司,围绕 “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绿色低碳转型”“专业人才培养” 三大核心议题,与企业管理层及技术骨干展开深度交流,旨在近距离触摸行业发展脉搏,为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提供实践参考。

实践团在集团入口处合影

对话企业骨干,解码智能建造前沿

当日下午,实践团抵达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南京公司。作为中国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该集团参与建设了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会展中心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在智能建造与绿色施工领域积淀了深厚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经验。

交流会上,项目管理部汤步展经理以南京河西金融中心项目为典型案例,系统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创新应用。“我们在项目中部署了混凝土抹面整平机器人与智能高压淋水机器人,通过 BIM 技术实现构件预制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汤步展指向实时滚动着项目进度、能耗数据与质量检测报告的施工监控大屏,详细介绍了智能装备与数字化技术如何协同提升施工效能。据其透露,该项目采用的装配式建造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现场施工效率,更有效减少了建筑垃圾产生,数字孪生模型的应用使得材料损耗率低于行业均值 15%,展现了智能建造在绿色低碳方面的显著优势。

针对实践团成员关切的绿色建筑落地难点,汤步展坦言:“尽管绿色建筑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技术瓶颈、成本控制与管理协同等多重挑战,需要全行业共同探索突破。”

实践团在交流会上访谈

聚焦人才共育,明晰专业成长路径

在人才培养专题交流环节,人力资源部王紫捷经理结合企业用人实际,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在职业适应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不少毕业生在实践操作、项目管理以及跨专业沟通等方面,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为此,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创新打造 “三级导师制”,要求新员工在预制构件车间、BIM 中心、安全监控室完成为期 6 个月的轮岗实训,全面提升综合业务能力。

王紫捷特别对在场的实践团成员提出建议:“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是提升综合素质。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要积极参与行业竞赛、科研项目和社团实践,这不仅能丰富简历,更能在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和胆识,为未来就业增强竞争力。”

走进智慧工地,感受技术变革力量

交流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 G07 地块施工现场。在现场,智能塔吊通过 AI 视觉识别技术实现群塔作业防碰撞,喷淋降尘系统与 PM2.5 监测设备联动运行,一系列智慧化场景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智能建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度应用。

实践团参观具体项目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在智能建造与绿色施工领域的创新成果,更对建筑行业的技术变革趋势与人才需求标准有了清晰认知。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所得转化为学习动力,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为未来投身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储备力量。

河海大学赴南京镇江智能建造企业参观与调研团以此次走访为契机,搭建起高校与行业标杆企业的沟通桥梁,为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实践团将继续聚焦行业前沿,组织更多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以青春之力为建筑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贡献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军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