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黄河非遗,守护清波安澜——绿色先锋队的实践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21 10: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奕婷 张彤彤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寻味黄河非遗,守护清波安澜——绿色先锋队的实践之路

2025年7月18日上午,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走进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开展“小水滴,护安澜”专项实践活动。团队以黄河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为核心,通过参观文化馆探寻黄河非遗、在汾河公园开展水质检测、在周边商品街发放节水宣传手册三大行动,将文化感知与生态实践相结合,用青春力量守护母亲河。

文化探访:触摸黄河非遗脉络

实践首站,绿色先锋队队员来到新绛县文化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启黄河非遗文化探访之旅。队员们先后了解了绛州澄泥砚、黄河云雕、绛州鼓乐等当地代表性非遗项目,近距离观察非遗作品的工艺细节,聆听背后的文化故事。

从以黄河故道澄泥为原料、经数十道工序制成的澄泥砚,到分层髹漆百层以上、纹理如黄河波涛的云雕漆器,再到节奏激昂、承载黄河儿女豪情的绛州鼓乐,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黄河文化在器物与技艺中的沉淀。“原来每一件非遗作品都与黄河息息相关,澄泥砚的泥土、云雕的色彩,都藏着母亲河的印记。”参与探访的队员感慨道。此次探访让队员们直观体会到,保护黄河生态不仅是守护碧水清波,更是守护非遗文化的生存根基。

水质检测:科学监测汾河状况

在新绛县汾河公园,监测组队员在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严格遵守公园管理规定,携带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在指定采样点开展现场检测。检测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浑浊度等基础理化指标,队员们按照操作规范完成采样、测量、记录等流程,确保数据准确。

“第一次亲手操作检测设备,才明白课本上的‘溶解氧’指标背后,是河水是否适宜生物生存的关键。”参与检测的队员表示,实地监测让他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也更直观地认识到汾河水质保护的现实意义。检测结果显示,所测点位水质基本达标,印证了当地汾河治理的成效,同时也为后续节水护水宣传提供了科学依据。

手册宣传:传递节水护水理念

实践团队在汾河公园附近的居民商品街开展节水护水宣传活动,向商户和过往居民发放《黄河流域节水护水手册》。手册内容涵盖家庭节水技巧、日常护水注意事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关于水资源保护的核心条款,同时穿插了新绛黄河非遗与水资源关联的介绍,让宣传更具地方特色。

队员们分组行动,向商铺店主讲解“节约用水就是保护非遗生存土壤”的理念,向居民演示家庭节水方法,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咨询。“以前没意识到洗米水还能浇花,手册上的小方法很实用。”一位摊主在听完讲解后说道。此次宣传共发放手册150余份,有效提升了周边居民的节水护水意识,让“保护黄河,从我做起”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通过此次实践,绿色先锋队队员们将黄河非遗文化认知与生态保护实践相结合,既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生态保护的责任。正如队员们所说:“黄河的安澜,既需要清澈的河水,也需要鲜活的文化。我们愿做连接二者的纽带,让青春力量融入守护母亲河的行动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奕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