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鹿鸣书声志愿服务队支教课堂开讲“气候行动”,青少年共绘绿色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21 10: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彬语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李彬语 吴远斌 王州烁 报道 孙姸 摄影)7月21日,一场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气候行动”科普支教活动在红坪镇爱心托管班展开。来自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鹿鸣书声志愿服务队的队员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与互动,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奥秘,共同探讨守护地球家园的行动方案,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了丰富的环保知识。

▲图为支教队员给同学们讲解二氧化碳的问题

课堂伊始,支教队员以“今天天气好热,是不是气候变暖了?”的提问引发同学们思考,顺势讲解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什么。通过生活化的比喻,同学们很快理解了两个概念的差异。随后,支教队员借助玻璃温室的比喻,解释了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如何像“棉被”一样包裹地球。但当“棉被”越来越厚,地球就会“发烧”。同学们惊讶地发现,除了汽车尾气和工厂排放,饲养牛羊、浪费粮食甚至丢弃垃圾都会产生温室气体。通过形象比喻和列举多种产生温室气体的行为,同学们对气候变暖的复杂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意识到自身日常行为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了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为支教队员给孩子们画图讲解温室气体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环节,图片中融化的冰川、干涸的土地、极端天气的新闻报道,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环境危机。“原来北极熊的家在变小,台风暴雨也会变多!”一位同学感慨道。支教队员随即介绍了中国的减碳目标是我国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也让同学们了解到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明白个人行为与国家发展、全球环境息息相关。

▲图为支教队员和孩子们观看气候变化视频

课堂最后,同学们分组制定了“家庭减碳计划”,同学们争相举手承诺:自带水杯、节约用纸、多植树。支教队赠送的“碳足迹计算手册”成为热门礼物,孩子们当场算起了家庭用电的碳排放。有的说要监督爸爸少开车,有的决定和妈妈一起学习垃圾分类。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们的环保习惯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持续践行环保理念,成为环境保护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到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鹿鸣书声志愿服务队队员周思洁,他表示“这堂课不仅传递了知识,更种下了责任的种子。孩子们将把低碳理念带回家庭和社区。我们后续将继续开展“自然与生物多样性”“水下生物”等教育活动,持续推动气候教育落地生根。” (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彬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9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