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实践团深耕调研,解码老年群体智能机器人需求

发布时间:2025-07-21 20: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安然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2025年7月5日至8日,苏州城市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智享未来·AI伴老”暑期实践团队先后前往苏州市爱心护理院、南环第二社区和国寿嘉园养老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年人智能机器人需求调研活动。团队通过手工互动、科普讲解、机器人体验和问卷调查的多样形式,深入了解老年群体对智能陪伴机器人的接受度和功能需求,为未来智能养老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一线数据。

▲图为活动成员对国寿嘉园养老社区的长者们科普智能机器人

互动破冰,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们带领长者们参与扭扭棒手工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随后,团队成员结合视频向长者们展示了服务型、陪伴型和护理型三种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及发展现状,并操控机器狗“笨笨”来到现场。长者们对“笨笨”的语音应答和简单指令执行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尝试与它互动,现场笑声不断。

▲图为团队成员在教南环第二社区的长者们制作小花

▲图为国寿嘉园养老社区的长者在与机器狗“笨笨”互动

卡片寄语,倾听真实需求

为更直观地收集老年群体的意见,团队设计了创意卡片环节,邀请长者们写下对未来机器人的期待。许多长者提到“希望机器人能陪聊天”“帮忙提醒吃药”“能扶着走路”等实用功能,这些简单的卡片却体现出了他们对智能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图为团队成员在帮助爱心护理院的长者填写卡片

问卷调研,数据揭示趋势

团队从回收上来的112份问卷调查和三位长者的深入采访发现,老年群体对智能陪护机器人表现出较高接受度,65%受访者表示“能接受”或“非常能接受”,其中健康监测(82%)、陪伴聊天(76%)等功能需求最为突出。“子女工作忙,有个能说说话、提醒吃药的机器人,生活会踏实很多”,国寿嘉园养老社区的李阿姨说到。然而,价格敏感性和技术门槛仍是普及障碍——超半数老年人倾向5000元以下机型,84%认为操作复杂,55%担忧数据隐私。团队指出,未来产品开发需平衡功能性与易用性,以“解决实际痛点+情感化设计”为核心,才能真正让智能科技融入老年生活。此次调研为适老化智能产品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方向,也彰显了科技普惠的人文价值。

▲图为南环第二社区的长者们在填写问卷调查

▲图为国寿嘉园养老社区的李阿姨在接受团队采访

科技赋能养老,共绘智慧未来

“这次活动让我们看到,老年人并非抗拒科技,而是需要更贴合他们需求的设计。”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团队将结合调研结果,向科技企业反馈老年群体的真实声音,推动智能机器人产品在易用性、功能性和情感化方面的优化升级。

▲图为爱心护理院长者们活动结束时的照片

▲图为“智享未来·AI伴老”团队的活动合照

此次调研不仅为智能养老领域提供了数据支持,更彰显了青年学子用科技温暖社会的责任感。团队将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智慧生活。

撰文 | 吴安然

图片 | 姜苗苗 徐颖 宋亚楠 葛宇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安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