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刘雨晴 谢奇峻 赵珈仪)党旗高扬,初心如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浙江农林大学“法润天目,生态临安”实践团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走进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利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东门社区及“演说中国”活动现场在生态法治建设与志愿服务中践行“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誓言。
7月1日上午,实践团联合钱王律师事务所走进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围绕“生态法治建设与公民生态素养提升”展开深度交流。在这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成效令人振奋——众多党员干部化身业务骨干,以党建引领生态环保工作一体化推进。局长王素丽的主题分享、委员梅成效“生态保护需全民发力”的强调,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青年当以专业所长融入社会,在生态法治建设中勇担责任。团委书记楼玲利介绍的创新举措更启发大家:从儿童互动活动到村社文艺汇演,从企业普法培训到科技化执法,每一条路径都需要青年主动参与、接力深耕。紧随其后,“法润天目 生态临安”实践团走进杭州利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启一场“党建红”与“生态绿”交融的红色实践。作为临安区“党建双强”最强党支部,该公司以“四心凝聚 奋进新时代”为党建口号,将红色基因植入生态环保事业,其党群服务中心内,党员技术攻关先锋岗、环保公益志愿队的事迹展示,生动诠释了“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
图为实践团联合钱王律师事务所走进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赵珈仪 供图
实践团在党员讲解员带领下,参观环保成果展示区与科技应用区,在“变废为宝”手工艺品中看到党员职工的创新智慧,在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里感受科技治污的红色担当。“倾听橙光”座谈会上,一线党员环卫工人袁继中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故事令人动容:“党员就该带头干,把城市扫干净,再苦再累都值得。”面对环卫工作中的难题,实践团党员们当即承诺,将发挥专业特长编写环保普法手册,让法治意识成为公众的“红色自觉”。
图为实践团参观党员技术攻关先锋岗、环保公益志愿队的事迹。赵珈仪 供图
7月3日上午,浙江农林大学“法润天目 生态临安”实践团随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支部委员会赴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东门社区,与东门社区党总支携手,以党建共建为纽带,搭建起校社协同的红色桥梁。东门社区“青春党建”品牌与高校红色基因高度契合,双方围绕“党建引领、学术支撑、社区实践”模式,签署共建协议并揭牌“党建结对共建单位”,明确以红色阵地为依托,在普法宣传、文化服务、志愿服务等领域形成长效联动。签约仪式上,双方党组织负责人均表示,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原则,让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效能。社区以“未来生活空间”“石榴红家园”等红色功能区为载体,高校则发挥法学、城市管理等学科的红色智库作用——法学专业党员志愿者开展义务普法,让法治精神融入社区肌理; “雷锋班”党支部常态化开展“一老一小一青年”关爱服务,用红色初心温暖民心;听山艺术团党员骨干策划美育活动,让红色文化浸润社区生活,共同为未来社区建设注入红色动能。
图为实践团随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研究生支部委员会与东门社区党总支携手开展党建共建签约仪式。赵珈仪 供图
与此同时,7月3日下午,实践团参与了第八届“演说中国”杭州展区颁奖典礼暨“学雷锋”红色作品展演活动。本次活动共征集到杭州地区200余件演讲、朗诵、书画及海报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生动演绎,将雷锋精神的强大力量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引发强烈共鸣。青年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奉献”的转变,正是青年“肯奋斗”的生动写照。这让成员们更加坚定:要像雷锋那样,把专业能力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在环保志愿、普法宣传中锤炼本领。实践团成员们也纷纷表示要在“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这个平台上不断磨练自身,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红色血脉滋养初心,以担当回应生态法治建设的呼唤。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演说中国”杭州展区颁奖典礼暨“学雷锋”红色作品展演活动。赵珈仪 供图 实践团成员在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回顾了党的奋斗历程,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奇峻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