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西北师范大学“陇雁南飞·职汇湾区”实践团走进深圳市龙翔学校。这所民办学校的“用人密码”让实践团成员眼前一亮:在这里,“专业对口”不是硬门槛,“课堂实力”才是通行证。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龙翔学校老师座谈交流
“有教师资格证、能站稳讲台,专业不对口也能来竞聘。”校长刘八军的话打破了传统认知。龙翔学校的大门,始终向“会教书”的人敞开——只要能通过教学考核,证明自己的课堂把控力、互动设计力,跨专业求职者也能获得机会。这种“能力优先”的理念,为毕业生打开了一条打破常规的就业路径。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模拟试讲
实践团成员周冉冉率先“应战”,走上龙翔的讲台进行模拟试讲。招生办胡老师以“细节把控”的视角点评:“板书重点不够突出,互动间隔太长容易冷场——这些都是课堂失分点。”句句切中要害的建议,让在场成员明白:民办学校的“实战考验”,拼的是日常积累的教学硬功夫。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龙翔学校胡老师进行专访
实践团紧抓宝贵的学习机会,围绕毕业生最关切的核心议题,对胡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话题直指就业核心:岗位的具体职责内容、极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等,胡老师结合龙翔学校实际,分享了民办学校教师的工作日常、发展通道与待遇构成,为实践团成员描绘出一幅真实而生动的职业图景。
图为座谈会后合影留念
离开龙翔学校时,实践团成员手中的调研笔记写满了新发现:原来就业不必困于“专业标签”,当能力成为硬通货,教育这片沃土,正为敢拼实干的学子提供广阔天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辅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