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实践团:探秘湘西古堡榨油坊 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7 13: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叶文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李叶文)近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宴国的带领下,深入湘西自治州泸溪县达岚镇五德村,探访当地村集体产业——古堡榨油坊。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实地感受现代科技在传统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探索科技创新助力农产品增值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

(图为村干部讲述古堡的生产方式。董海林供图)

清晨的阳光洒满五德村蜿蜒的乡间小路,实践团队成员怀着期待的心情,在村干部的热情引导下,走进了这座承载着村集体希望的古堡榨油坊。刚踏入油坊,机器的轰鸣声与菜绍,古堡榨油坊是村集体的重要产业,也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油坊采用“村民供料、集体加工、本地消化”的闭环模式:榨油原料菜籽全部来自村民自家田地,加工后的菜籽油一部分供应村镇学校食堂,剩余部分在本地销售,每年利润按股份分配给全体村民。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又降低了采购成本,但也面临着品牌知名度低、市场半径有限、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的发展瓶颈。

(图为于宴国副书记介绍集体所有制。董海林供图)

于宴国对油坊的自产自销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在关切询问菜籽油销路后,针对市场瓶颈问题表示:“学院将积极协调资源,组织专业力量为油坊设计产销优化方案,帮助打破发展壁垒。” 随后,在榨油坊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走进加工车间。车间内,村民集资购置的不锈钢分筛机、烘炒机、压榨机等设备有序运转,负责人逐一讲解各环节的生产流程。于宴国鼓励学生们:“要把物联网、数控机床等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思考如何构建生产数据监测云平台,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学生们认真观察设备运行细节,不时就生产参数、技术改进等问题与负责人交流。 在堆放菜籽的仓库前,实践团成员捧起褐亮饱满的菜籽,轻嗅着清新的谷物气息。于宴国借此向学生们介绍集体所有制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优势:“村集体利用积累资金自主更新设备、提升产能,决策链条短、执行效率高。但技术赋能不能仅停留在设备层面,必须打通市场端,才能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轻嗅菜籽。董海林供图)

返程途中,实践团成员围绕油坊发展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所得带回校园,深入研究如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油坊在生产、销售中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古堡榨油坊的优质产品,助力拓宽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此次湘西之行,不仅是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实践团深入基层、了解民生的实地学习之旅,更是一次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探索实践。接下来,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强国有我”的担当,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青春篇章。

撰文 | 李叶文

图片 | 董海林

审核 | 田泉 董海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叶文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7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