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助振兴,健康暖彝乡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发布时间:2025-07-17 13: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5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东坝村,以“语动彝乡·体韵中华”为主题,创新开展推普与健康服务融合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与健康双动力。

银龄故事传薪火,推普入户暖彝乡

团队成员首先深入村户,聆听历史回响,传递时代新声。在一位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家中,年逾古稀的战士深情追忆烽火岁月,爱国情怀跨越时空激荡青年心灵。队员们更将推普服务融入亲情关怀,探访88岁彝族老奶奶时,以“背篓”“锄头”等农具名称为引,结合“播种”“收割”等劳作动词,通过情景对话耐心辅导普通话表达。针对方言中极具生命力的词汇“雄起”(意为“加油”),团队现场演示其在劳动互助场景中的普通话用法。老人认真倾听,并尝试用新学的“加油”鼓励邻里,朴实的笑容传递着沟通无界的温暖。

健康密码解民忧,体韵融合强根基

群体活动环节,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设计系列创新项目:“同心律动”破冰行:学生凭借体育专长,编排活力热身操,迅速拉近与村民距离,欢声笑语中奠定互信基础;“一招通”护佑劳作者:聚焦“建筑工人”“长途司机”“果农”等群体的常见职业性慢性病,用清晰普通话讲解科学膳食搭配与关节保护知识,实用技能直抵心坎;“李白密码”健体魄: 该节目首创性地将唐诗韵律与八段锦导引术动态结合,以《静夜思》四句为动作节拍,实现语言节奏与呼吸吐纳的精准同步,充分赋予了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在朗朗诵读声中,诗韵与运动共鸣,语言记忆于强身健体中自然深化。

川康学子以语言为桥,以健康为基,在彝乡厚土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他们聆听银龄故事,感悟家国情怀的深沉;创新推普方式,见证沟通如何消融隔阂;融合体教精华,彰显中华智慧对美好生活的滋养。当“雄起”的乡音与“加油”的国语同频共振,当诗韵健身操舒展村民身心,东坝村的振兴之路,正因这语言与健康的双重赋能而更加宽广坚实——字正腔圆间,跃动着乡土中国走向繁荣的铿锵脉搏;强健体魄中,铸就着乡村振兴最不可或缺的根基。

附实践团队信息:

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团队名称:语动彝乡.体韵中华志愿服务队

文章撰写:彭国

图片摄影:罗小涵

团队成员:彭国,申孟涵,周敏,李平,唐德艳,王淋媛,陈韵,龚煜航,李明儒,罗小涵

指导老师:刘珏杉,徐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