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实践队探访鹰创园:创新引擎驱动产业蝶变,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17 12: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广城   阅读 9.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当禅城区“百千万工程”的蓝图徐徐展开,有一处阵地正以强劲的创新脉动,成为这场高质量发展战役的重要引擎——鹰创园。佛山大学“智在乡行科兴助学”实践队踏入禅城区,走进被誉为“都市产业片区”核心标杆之一的鹰创园。作为禅城区“百千万工程”规划中的关键产业载体,这片从废旧厂房蜕变为创新高地的园区,正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动能,书写着佛山制造业向“智造”跃迁的鲜活篇章。实践队通过实地探访、座谈交流,多维度剖析鹰创园以“智造”撬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解码这座产业创新枢纽的发展密码:见证其以创新为笔,为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描摹生动图景。

▲图为鹰创园荣誉墙(柯梦莹供图)

从废旧厂房到产业标杆:一座园区的“重生”与使命

清晨的东平河畔,阳光洒满鹰创园的玻璃幕墙,折射出产业与生态交融的蓬勃光影。佛山大学“智在乡行科兴助学”实践队的调研之旅,从园区工作人员的深度介绍中拉开序幕。

▲图为讲解员介绍园区版图(陈安琪供图)

“这片土地曾沉睡多年。”工作人员指向规划图中标记“旧厂房区”的灰色区块,语气中带着感慨,“几年前,这里还是连片闲置的陶瓷仓库,锈迹斑斑的铁门、杂草丛生的空地,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彼时,佛山市正吹响产业升级号角,禅城区石湾镇街道为腾出新空间、承接新要素,发展高端制造与文化产业,将旧厂房改造为产业载体,纳入高新区重点项目,鹰创园应运而生。鹰创园的雏形诞生后,禅城区“重返制造业主战场”的目标与“百千万工程”的部署形成共振,这片土地迎来了转机——外迁的陶瓷企业带着新技术回归,废旧厂房被注入“智造”基因,鹰创园的建设迈向新台阶。

鹰创园的产业基础深厚,园区周边聚集了陶瓷卫浴、家具家电、纺织布艺、铝合金门窗、不锈钢等强大产业集群,初步构建出产业异类集聚协同的生态圈,实现大家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我们不是简单的‘企业聚集地’,而是要打造‘产业链生态体’。”工作人员的话掷地有声。

鹰创园坐落于禅城区“两纵一轴”核心地带,距离季华路商业中轴线500米,距地铁2/4号线1公里范围内,大约半小时可达广州南站,20分钟抵达佛山机场,往北走去到佛山大学,规划建设形成“产城人文”融合的创新社区,是都市产业片区规划范围内的现代化产业园之一。工作人员介绍,园区左手牵起季华路总部经济带的金融、人才资源,右手联动魁奇路“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意、流量优势,将“一河两路”的空间规划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动能。这种高效协同,正是鹰创园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的鲜活产业生命力。

▲图为园区工作人员向团队进行讲解(柯梦莹供图)

美学与科技共舞:探访特色产业展厅

上午9时许,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了鹰创园的創藝小花瓷总部展厅。踏入这家陶瓷企业,传统瓷砖展厅的刻板印象瞬间被打破。推开玻璃门,仿佛进入一座“砖艺美术馆”——墙面、地面不再是单调的装饰,而是由数百种小花砖拼贴出的艺术长卷。

“这些小花砖是企业的‘拳头产品’,该陶瓷展厅已超越传统的陈设,蜕变为一处美学领域,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缩影。”展厅讲解员指着一幅拼花墙面介绍。不同于传统陶瓷的单一色调,这里的小花砖色彩明快、图案灵动:有的提取东平河波光的蓝绿渐变,有的复刻佛山剪纸的镂空纹样,有的融入粤剧脸谱的夸张线条。“过去陶瓷企业追求‘大而全’,现在我们转向‘小而美’。其独特之处在于,这里瓷砖产品并非独立陈列,而是深度融入精心设计的空间场景(如小型化妆区),直接演绎生活美学。”在这里,瓷砖不再是冰冷的建材,而是承载生活美学的 “叙事者”,顾客所见即所得。让每一位参观者在场景体验中,自然读懂其背后的设计巧思与品质匠心。这种“美学+实用”的模式,让曾经的“建筑材料”变成了承载个性与文化的“生活艺术品”,也让佛山陶瓷摆脱了“传统代工”的标签,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图为队员们参观企业花砖(柯梦莹供图)

随后,实践队来到沉浸式家居体验馆——鹰牌生活Well健康人居体验馆,这是鹰牌生活打造的“健康家居一站式服务”。作为50年家国品牌鹰牌集团旗下面向高端人群的现代健康家居一站式服务品牌,鹰牌生活一直以来都秉承着“可视化的健康,可交付的颜值”的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的服务体验。追求健康家居的道路上,鹰牌生活不仅仅满足于达到行业标准,更是以国际WELL健康建筑为标杆,将健康理念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之中,涵盖选材、WELL健康人居设计、施工、软装、全屋空气质量检测及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高标准、高品质的要求。这正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典型案例,可成为佛山回答“高质量发展”命题的微型解决方案样本——用速度与精度重新定义产业价值。

▲图为队员参观鹰牌生活体验馆(陈安琪供图)

互动中解码发展:聚焦创新与挑战的深度对话

上午10时,团队向鹰创园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研会谈。实践队成员围绕产业特色、创新路径、发展挑战等问题,与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入交流。

针对“产业特色如何持续强化”的问题,工作人员提到了“双轮驱动”策略。“科技创新是‘硬支撑’,设计创新是‘软动力’。”园区举办“言犀AI产学研实训营地”,不定期进行设计沙龙,邀请粤港澳大湾区的设计师与企业对接,由此诞生高质量的原创设计方案,既保证了创新效率,又保留了人文温度。

关于品牌定位,工作人员明确道:“科技创新”与“设计创意”为核心。依托全国 AI 开发者社区与工业设计产业园,园区实现从智能技术研发到产品美学设计的全链条赋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谈及外资合作,工作人员介绍,在建材行业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的当下,有一家建材展厅以其独特魅力悄然绽放——意色设计,它联手意大利设计团队重塑城市空间,以创意、简约的设计理念将企业之髓融入建筑和产品当中,将艺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意式设计与空间体验完美融。在周边社区联动方面,园区依托自身优势,提供一些配套给社区居民享受,不定期与江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合作举行端午活动。目前,园区品牌由运营团队自主运营,已形成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与年度品牌传播计划,确保对外形象持续一致。

谈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工作人员并不讳言。“大环境的不确定性确实带来了压力。”她表示,部分企业存在市场拓展难、资金周转紧等问题,园区需要投入主要精力去帮助企业解决,从政策解读到资源整合,从市场拓展到技术升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呵护。如何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如何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成为园区不断探索的方向。

“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实践队关注到园区的人才结构问题。工作人员笑着说,“目前园区青年人才占比达60%,这一比例在今年尤为显著,这与我们聚焦科研创新与设计创意的核心定位高度契合。在高端人才储备方面,“佛燃科技”引进30名博士,为园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园区的‘年轻密码’藏在细节里:园区打造了‘工作+生活’融合的社区式环境——园区内有开放的创客空间、花园咖啡吧,还有与周边社区联动的青年联谊活动,同时,园区依托佛山工业设计学会的入驻,进一步强化工业设计资源的集聚效应。”

在“百千万工程”的纵深推进中,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恰恰是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咬合的关键节点。工作人员表示,上周六,鹰创园AI开放社区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少年AI研学之旅。在AI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鹰创园产业园区已与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园区与佛山设计学会保持着紧密合作,多次联合举办工业设计类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吸引的实习生中,本地(佛山)生源占比高达70%。

座谈会最后,工作人员强调:“鹰创园的发展,始终与‘百千万工程’的脉搏同频。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创新,让这里不仅是产业高地,更能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技术辐射源’。”未来,鹰创园继续深化落实禅城区“一河两路八大片区”的发展指导,持续深化“6G都市工业标杆园区”的示范效应,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提质升级。在禅城书写“制造业当家”新篇章的征程上,鹰创园必将以更担当的作为、更闪耀的成就,为禅城重返制造业主战场提供可复制的“禅城范式”。

▲图为团队与园区工作人员展开会谈(陈安琪供图)

创新火种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正午时分,实践队结束了在鹰创园的调研。走出园区,东平河的波光与产业园的玻璃幕墙交相辉映,一幅“生态与产业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

从废旧厂房到创新高地,从单一制造到融合发展,鹰创园的蜕变,是禅城区“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更是佛山制造业向新而行的缩影。在这里,每一块小花砖都承载着传统工艺的新生,每一次AI算法的迭代都推动着产业边界的拓展,每一个协同网络的节点都连接着城乡发展的脉搏。

正如实践队成员在调研笔记中所写:“鹰创园的故事告诉我们,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它藏在企业车间的技术革新里,躲在展厅展品的创意设计中,落在园区与乡村的协同联动上。”当这样的创新火种不断蔓延,必将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强劲的动力,为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照亮前行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广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