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上,每一位老员工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为了了解这段历史,2025年7月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线印记寻访团(下称“团队”)前往二汽老员工戴季昌爷爷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戴爷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团队成员讲述了二汽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峥嵘岁月。展现了一代人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爷爷对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高兴。万悦供图
一、初到二汽:艰苦环境下的坚守
戴季昌爷爷于20世纪70年代初从长春一汽来到二汽,面对生活上的种种不便和工作上的巨大压力,他没有退缩。彼时,二汽正处于三线建设时期,国际形势的紧张使得工厂选址在山区,交通不便、水电资源紧张等诸多问题接踵而至。但戴季昌爷爷与同事们坚守岗位,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奉献。
二、信念支撑:集体主义与国家需要
在采访过程中,戴爷爷反复向团队成员强调集体主义对他们的重大作用。据爷爷所说,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戴季昌爷爷那一代人所受的教育,使他们深知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这种信念,成为了戴季昌爷爷在艰苦环境下坚守岗位的强大支撑。他们为了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甘愿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远离家乡,来到条件艰苦的二汽,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这片土地。
团队成员正在聆听戴爷爷的讲述。冯嘉睿智供图
三、二汽发展:关键转折与奋斗历程
二汽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戴爷爷讲述了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二汽所面临的困难。当时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使得大部分三线项目面临下马危机,二汽也未能幸免。但二汽并未因此而放弃,黄正夏等领导做出了关键决策,提出“量入为出、自筹资金续建”的方针,实行计划单列,将剩余价值用于自身发展。这一决策,让二汽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全体职工团结一心,通过自身努力筹集资金,继续推进项目建设。同时,二汽还开展了“零号战役”,针对发动机等关键部件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攻关。春节战役、五一战役等一系列行动相继展开,戴季昌爷爷也积极参与其中,主要参加了零号战役。戴爷爷负责设备攻关和工艺改进工作。那段时间,职工们不分昼夜,一心扑在工作上,只为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品质量。这种团结协作、拼搏奋进的精神,最终让二汽成功渡过难关,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四、生活点滴:二汽员工的温暖记忆
在二汽工作的日子里,戴季昌爷爷不仅见证了企业的成长,也收获了深厚的同事情谊。在参与零号战役的过程中,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些一起加班加点、一起攻克难题的日子,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此外,89年的房改政策也让戴季昌爷爷感受到了二汽对员工的关怀。通过房贴等方式,他得以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这不仅是二汽对员工生活条件的重视,更是员工对企业归属感的体现。
团队成员和戴季昌爷爷的合影,商思源供图
访谈在掌声中结束。对戴季昌爷爷的采访,让团队成员对二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正是有了像戴季昌爷爷这样一群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人,二汽才能够在困境中崛起,在风雨中前行。如今的二汽,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汽车企业,但那段峥嵘岁月中的坚守与奋进精神,却永远不会磨灭。大家向以戴季昌爷爷为代表的二汽老员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决心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继续传承和发扬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冯嘉睿智 万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嘉睿智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