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骨生春传暖意 青春携技护耆年——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科技文化中心青年学子开展老年骨质疏松科普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7 13: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2025年7月6日,晨曦尚未来得及褪去暑夜的余温,杭州的天空已被七月的骄阳炙烤成一片无垠的亮白。刚过八点,空气便已凝滞滚烫,柏油路面蒸腾起扭曲的热浪,连行道树的浓荫也显得稀薄无力。就在这酷暑发威的清晨,杭州师范大学科技文化中心“骨质疏松小组”的五名成员,已然踏上了前往昌源清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路途。

热风扑面,如同无形的屏障,每一步都需付出额外的气力。晶莹的汗珠迅速从他们年轻光洁的额头、鬓角渗出、汇聚、滚落,衣衫的肩背处已洇开深色的汗渍。然而,酷热仿佛淬炼了他们的意志,那双双明亮的眼眸中,跃动着比烈日更纯粹的光芒——那是对践行所学、关怀长者的热切期盼。这条被阳光灼得白亮的路,不再是普通的街道,而成了一条承载着守护“骨健康”使命的征途,小组的每一步前行,都在诠释着青春价值在盛夏高温下的顽强绽放。

▲图为邬同学在讲解运动时骨折的预防

科普环节的核心聚焦于“骨头的悄悄变化”。主讲人邬同学并未急于灌输知识,而是像开启一场关于身体的悄悄话。她打开一段精心剪辑的动画,用柔和而清晰的嗓音引导:“爷爷奶奶们,咱们的骨头啊,到了年纪就像老房子,外表看着还好,但里面的结构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变疏松了。”她特意停顿,目光温暖地询问:“大家有没有觉得,最近骨头比以前‘娇气’了?比如轻轻磕碰一下就觉得特别疼?或者感觉背没有以前那么直了?” 这贴近日常的提问,像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了涟漪。几位老人轻轻颔首,低声交流着腰腿的酸软或是身边老友骨折的经历。邬同学侧耳倾听,适时回应,巧妙地将骨质疏松的隐匿性、典型症状以及其与跌倒风险的紧密联系,融入这些真实的感受中。

小组的讲解重心随即转向骨质疏松带来的最大隐患——骨折的预防。他们将枯燥的医学知识拆解为一个个生活场景中的“护骨锦囊”。“强健骨骼是根本,”一位成员边示范边解说,“每天晒会儿太阳补维D,喝杯牛奶补钙,让骨头更结实!”另一位成员则着重讲解日常防跌技巧:“起身、转身慢三秒,看清脚下再落脚;湿滑地面要绕开,合脚防滑鞋子宝。”为了让要点深入人心,他们还生动模仿了易导致摔倒的危险姿势,引得老人们发出善意的笑声和提醒。

▲图为小组成员向老人发放面包

为了这次实践,“骨质疏松小组”做足了准备:不仅深入研究了骨质疏松的防治知识,精心制作了易懂的宣传材料,更在细微处考量长者的需求。考虑到盛夏闷热易出汗影响舒适与行动平衡,小组贴心地为每位老人准备了印有“强健骨骼”小贴士的便携纸巾包,并发放了松软可口的面包作为营养补充。当这份双重的心意送到老人手中,伴着“擦擦汗,清爽又安全”、“吃点东西,补充能量”的暖心叮嘱,小小的礼物瞬间承载了浓浓的关怀。它们传递的不仅是实用的清凉与能量,更是对老人健康与安全的细致呵护,为这场科普实践增添了双重的温馨与亮色。

(撰文:季忠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