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咕咕乡音”非遗传承队走进河南浚县,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泥塑进行社会调研。
7月1日,“咕咕乡音”非遗传承队前往浚县人民文化馆,团队有幸邀请到张福彬馆长引导我们参观了传统农具、泥猴、泥咕咕、万福虎、柳编、石雕、泥皮虎等文化展品。张馆长说:“泥咕咕作为传统技艺与泥塑项目,它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代代的见证,想发展必须得有生命力,必须跟市场来结合开发新产品。”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非遗展品 常学静 供图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抓住契机,围绕泥咕咕起源与发展现状对馆长展开深入采访。谈及泥咕咕的起源,张馆长谈到:“浚县泥咕咕作为国家首批非遗保护项目,起源尚无确切记载。目前有两种说法:隋末时期和上古尧舜禹时期。但只是推理,无确凿证据。”在发展现状方面,张馆长讲到:“当下,泥咕咕发展态势良好,传承健康。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积极作为,泥咕咕销路稳定,能维持艺人收入。综合目前状况以及发展规律来看,泥咕咕更适合小作坊式生产。”此次参观采访,让团队成员对浚县泥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后续调研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与张福彬馆长合影 常学静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